频道

破局“碳封锁” 光威复材铸就国产碳纤维产业链新标杆

©原创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09-30 14:55

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举办的“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记者见面会上,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作为碳纤维产业链“链主”企业,分享了其从“一穷二白”到打破国际垄断、引领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奋斗历程与创新经验。

攻坚克难,打破国际“三封锁”

光威复材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文义介绍,本世纪初,面对国外对碳纤维“产品、技术、装备”的全面封锁,光威复材毅然投身这一“空白领域”,成为国内首家研发碳纤维的民营企业。2005年,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验收,实现了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的突破,一举扭转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受制于人的局面。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光威复材已形成覆盖碳纤维、预浸料、风电碳梁、复材制品和装备工装等六大业务板块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碳纤维领域的“国家队”。公司主持制定多项国家标准,拥有专利千余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荣誉,奠定了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基石。

链主引领,“光威经验”赋能全链协同

面对凤凰网记者关于“链主企业如何协同产业链”的提问,王文义总结了四点“光威经验”:一是注重技术人才自主培养与全员创新,建设基层职工创新工作室50余个;二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应用为导向开展协同创新;三是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常年保持销售收入10%用于研发;四是积极拓展下游应用,与客户合作开拓低空经济、新能源、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在创新驱动下,光威复材不仅攻克了系列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还培育出一支覆盖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完整团队,并率先推出风电碳梁等创新产品,解决全球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难题,年支撑碳减排超2900吨。

全链布局,“小麦理论”诠释产业生态

王文义用“小麦理论”形象阐释碳纤维产业链:碳纤维如“小麦”,预浸料如“面粉”,终端制品如“馒头”。光威复材不仅实现从“小麦到馒头”的全链覆盖,更自主研制全套生产装备,形成“技术—产品—装备”闭环优势。

目前,光威碳纤维已批量应用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其预浸料、风电碳梁和复材制品等产品在AR-500无人机、“新伊敦”轮船用翼帆等场景中实现减重、节能、高效目标。

实业报国,传承“光威精神”

见面会现场,原创情景剧《以国之名》再现了光威创始人陈光威从濒临倒闭的乡镇作坊起步,转产鱼竿、进军碳纤维和服务国防的艰辛历程。面对“脱富致贫”的抉择,他毅然投身军用碳纤维研发,带领光威突破关键技术,保障了国防材料的自主可控。

“后世之人,将承其遗志,铭记家国情怀,秉持创新勇气。”王文义表示,光威人将继续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突破碳纤维技术桎梏、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从打破国际垄断到引领产业链协同创新,光威复材以技术为矛、以应用为锚,不仅铸就了国产碳纤维的产业长城,更展现了山东品牌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硬核实力。在“链”出新动能的征程上,光威复材正以碳纤维为笔,书写中国制造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龚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行政热线电话: 010-6741060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