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频频取得世界领先的突破性进展,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00秒稳定放电,紧接着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双亿度”突破。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实现“双亿度”的突破性进展。这不仅意味着实验人员攻克了将等离子体以及原子核加热到聚变所需工作条件的核心技术难题,更意味着我们距离可控核聚变又近了一步。
在上海浦东新区一家科研企业研发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是全球首台由商业公司自行研发建造并成功运行的装置。
新材料的使用,让原本集国家甚至全球之力才能建成的世界级大科学装置,有了可以商业化开发的可能。这个团队仅花费人民币1.5亿元,通过2年时间,便完成了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建造,并且获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可。
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钊:“洪荒70”作为全世界第一台全高温超导的托卡马克,验证了对于聚变的商业化这件事来说,用高温超导材料去做一台紧凑型小型化的装置,在工程上是可行的,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意味着其实我们未来是可以用这种材料去建一台高参数的装置,甚至用这种材料去建一台聚变电站。基于这个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聚变的度电成本和火电差不多。
今年3月,杨钊的团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自主研制的大孔径强场磁体“经天磁体”成功完成首轮通流实验,产生了高达22.4特斯拉的磁场,创下大孔径高温超导D形磁体最高磁场纪录。
他们计划在2027年建成“洪荒170”工程样机,开展全面验证高效获取聚变能的科学和工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