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河钢数字为全球高耗能行业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数字化减碳方案”

©原创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04-22 17:44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进入攻坚期,单一的碳足迹管理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的全面收集与深度分析,实现对产业链碳排放协同管理和降碳。4月22日,值此第56个“世界地球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指导、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盈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以“AI赋能绿色、能碳加‘数’前行”为主题的“2025河钢数字绿色低碳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WesCarber碳中和数字化平台”。可以说,在AI与能源革命“双重”驱动下,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以技术创新践行“珍爱地球”的时代命题,为全球高耗能行业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数字化减碳方案”。

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至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WesCarber的发布不仅是一次产品升级,更标志着中国工业低碳转型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WesCarber以“能碳+AI”为核心,通过三大维度重塑碳管理逻辑。一是全链条数字管理:从“数据孤岛”到“价值网络”。二是AI深度赋能:从“经验驱动”到“智能决策”。三是品牌全面升级:从“赋能绿色”到“智能脱碳”。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河钢数字董事长李毅仁表示,WesCarber平台焕新升级是河钢积极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和务实实践。一是钢铁行业已于3月26日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配套发布的新版核算指南对碳排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细化的要求。二是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正由单点减排拓展到全产业链协同,碳足迹核算需要真正覆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评价。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形势依然严峻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高载能、高排放行业,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钢铁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从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来看,形势依然严峻。有关数据显示,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6%,是工业领域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仅是行业自身发展需要,更是我国履行国际承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行业绿色发展机遇,中国钢铁企业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2个企业和科研院校的60个前沿低碳技术研发项目正在同步开展,将为钢铁行业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包括宝武、河钢等一批优秀企业开展的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富氢碳循环高炉等低碳技术创新相继进入示范应用阶段,为钢铁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河钢数字发布的碳中和数字化平台3.0,为钢铁行业乃至产业链相关方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姜维强调。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其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关键意义。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吴海东分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为全球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工业深度脱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能源+AI”则是这场变革的关键驱动力。“能源+AI”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给企业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带来突破性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生产秩序和产业发展格局,为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希望。

助力中国钢铁工业实现深度脱碳

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是国家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钢铁企业必须快速适应新规则,依据新版指南标准,准确采集碳数据,精准量化碳排放。李毅仁介绍,此次WesCarber平台的焕新升级秉持“减碳就是竞争力”理念,内置了新版核算指南相关要求,迅速响应碳市场机制规则。同时,WesCarber平台将视角拓展到整个产业链,对于河钢低碳供应链管理意义重大,也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钢铁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探索人工智能与碳排放体系的有机融合,无疑为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WesCarber平台深度融合了绿色低碳、能碳协同工艺理念与AI大模型等前沿数字科技,打造数据、标准、体系全方位畅通,共建、共治、共享的泛生态智慧碳中和数字化平台。同时,WesCarber平台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基于历史碳排放数据建模,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构建不同减排策略下的情景模拟,提供碳配额买卖策略,最大化碳资产收益。

实际上,WesCarber平台通过内置工业底层知识诀窍,构建“双碳”领域专业知识图谱,支持知识的快速检索、核算过程自动建模及因子智能匹配,实现碳足迹排放智能诊断、生成多条减碳路径优化。基于区块链+知识图谱,构建碳流追溯图,实现供应链碳足迹端到端的估算、诊断、优化。积极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政策导向,搭建能、环、碳全流程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高效精准管控延伸,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表示,WesCarber平台正成为连接工业碳排放“此岸”与全球净零“彼岸”的数字桥梁,未来将在跨生态协同、精准算碳、智慧降碳、碳资产管理和生态设计等领域持续突破,助力中国钢铁工业实现深度脱碳。


作者:孟凡君

责任编辑:龚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