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中工时评:实力魅力潜力 夯实中国工业开拓未来旅程

©原创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04-22 06:05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工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更是世界各国实力角逐的主战场。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所谓的“贸易不平衡”为由挥舞“关税大棒”,正式发动全球“关税战”。美国打着所谓“对等”旗号对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同时又胁迫各方与其开启所谓“对等关税”谈判,是打着“对等”的幌子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

在全球化深度演进的当今,中国是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维护者。同时,中国稳定的社会制度、市场、产业链、产品和产品质量,让境外采购商们下订单有了“定心丸”。

美国“关税大棒”气势汹汹,但“中国制造”的新地图早已打开。进入4月份后,西安矿装展、深圳塑橡展、北京机床展、上海国际车展、成都工博会接连亮相,国内外企业踊跃参与的热情更胜往昔,彰显中国工业的实力、魅力和潜力,开启中国工业未来的一角。

中国工业的实力

当前,全世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工业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已经实现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全方位覆盖。新中国成立经来,中国工业基于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逐步从“自己缺少什么就生产什么”过渡到了“世界缺少什么就生产什么”,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追赶超越世界领先水平。

如今,厚积薄发的中国工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将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被称为“世界工厂”。浙江宁波每年文具出口超30亿元,从圆珠笔到美工刀样样俱全。宁波海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机电产品,出口目的地涵盖美国、欧盟与东南亚。

事实上,中国工业产值持续稳居世界第一,在以下两个方面具备优势:一是工业规模,中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欧盟的总和,不论是重工、还是轻工等工业门类,大部分工业品产量皆占据世界50%至90%以上。二是工业门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的工业体系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全面性特点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整体已达到全球认可的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业供应链完备且韧性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如在高科技领域的电动汽车、高性能锂电池和先进无人机等方面,中国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全球相关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工业的魅力

工业不仅是生产产品的地方,更是展现魅力的土壤。中国工业既有历史积淀的厚重感,也有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力。曾经“给图纸也造不出来”的中国工业,不但逐渐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坐稳了“工业大国”的位置,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世界各国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比如,大疆无人机、华为小米手机、婴幼儿市场的各种玩具,“新”意十足。中国商品凭借着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早就悄无声息的占领了许多国家的超市货架,让他们体验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

不仅如此,中国工业开始重构市场版图,正在从过去的“单极依赖”向“多极共振”转变。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不仅“弯道超车”,而且从过去核心零部件只能依赖进口到如今成为了出口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技术先进又成熟,各类零部件完全国产,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走在了世界前列。在船舶制造领域,中国早已坐稳了“造船业第一”的位置,各类船舶进入到了“下饺子”的时代。在盾构机领域,中国从只能花高价购买德国二手机器,到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一。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从过去只能是“望洋兴叹”,到如今朝着智能化转型,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一极,中国工业制造占全球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分析,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多年以后,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品不断升级迭代,国外客户对于中国产品、中国制造的信任依赖程度在不断上升。过去,习惯叫“两头在外”,现在实际上形成一个可能是“两头在内”,比如中国高端零部件、技术从国内提供,在国外加工销往全球,甚至一部分产品再返销到国内。?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拥有上汽、一汽、广汽、比亚迪等一大批全球知名汽车企业。同时,中国是全球主要电子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涵盖了电脑、手机、电视等多个领域,背后是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的“中国制造”的吸引力。日前,东莞洪梅镇一家智能厨房公司与加拿大客户签定了合同,预计2025年10月份生产的烤箱等商品将在加拿大市场上销售。为了应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经贸环境,已经有不少中国工业企业在尝试探索“新出路”,如东莞一家企业刚在泰国建厂生产汽车空调滤清器。

中国工业的潜力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工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化精工制造业有“可圈可点”之处。从零到一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后,中国工业在中低端领域“天下无敌”。目前,在高端芯片、高端光刻机、高端医疗设备及部分精密仪器方面,依旧依赖国外进口,意味着中国在高端工业领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当前,科技创新的潮流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正在加速,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在成为中国工业的新引擎,智能化发展势头令人瞩目。从工业机器人到集成电路,反映出智能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比如光电子器件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中国工业在创新技术领域的突破。这些突破不仅是对投资与政策推进的反哺,也是未来市场潜力的坚实基础。比如,国产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广泛应用,正在推动汽车的设计、生产与服务等环节重焕生机,中国汽车故事正被进一步缔造与书写。

中国工业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基石。中国工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不断发展的底气,夯实未来“工业强国”的根基。在新能源电池、AI机器人、高新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方面,中国拥有30多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中国正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石油化工到衣食住行,批量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线纷纷走进车间,散发着蓬勃的力量,在各地描画未来中国工业的壮丽画卷。

在中国摘下了诸多的“工业明珠”后,开始探索、展现科技进步颠覆与重塑传统工业的无人区。在全球贸易日益复杂的当下,为中国工业思考、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窗口期。在“先立后破”的战略引领下,开辟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恰逢其时。

作者:孟凡君

责任编辑:龚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