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刘晓彬:用AI赋能智慧时代的品牌建设

©原创   2025-04-03 15:31

编者按:近日,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封面新闻举办的2025超级品牌节上,西华大学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营销学会品牌专委会会长刘晓彬教授发表了题为《AI赋能品牌守恒——智能时代的品牌法则:重构与永恒》的演讲,本社经作者授权转发如下。

品牌管理的历史变革

工业时代,品牌管理的核心是大规模生产与市场推广,企业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大量的广告投放,力求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获得市场份额。然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不足,品牌竞争往往表现为同质化的产品竞争,缺乏长期的差异化优势。

进入互联网时代,品牌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品牌不再是单向传播的工具,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电商平台等多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品牌逐渐向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数据成为品牌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反馈调整营销策略。

AI时代的到来使品牌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品牌管理不仅在内容生产、数据分析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更通过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与实时数据的驱动为品牌赋能。在这个时代,品牌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还能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品牌价值。

AI赋能的五大创新

首先是内容生产效率革命,AI驱动的内容生成和传播方式,使品牌能够更高效、更精准地生产个性化内容,从而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AI不仅能够生成原创内容,还能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兴趣自动调整传播策略,实现超个性化的品牌叙事。

其次是数据驱动实时决策,通过AI分析大量的市场数据,品牌能够实时调整战略,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数据分析不仅帮助品牌识别趋势,还能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三是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AI赋能下,品牌能够实现精准营销,基于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定制个性化广告和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广告转化率,也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第四是智能客户服务体系,AI驱动的智能客服系统可以24/7全天候提供服务,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快速解决消费者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

第五是创新产品研发,借助AI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反馈,品牌可以加速产品研发和创新。AI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能够实时优化设计,使品牌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品牌守恒的五大要素

五大核心要素具体包括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产品、品牌核心符号、品牌核心顾客和企业核心能力。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建设的基石,是品牌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强势品牌的核心价值往往不可轻易改变,并且只能聚焦一个核心价值。例如,沃尔沃一直将“安全”作为其核心价值,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地将安全作为设计和创新的核心理念。通过一以贯之的品牌价值传递,沃尔沃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每个强势品牌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产品,这些产品就是品牌的标杆,完美契合品牌的核心价值。例如,舒肤佳的香皂、奔驰的S级轿车、保时捷的911跑车等,这些产品代表了品牌的质量标准和市场定位。同时,强势品牌通常避免轻率的品牌延伸,确保其核心产品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品牌的核心符号包括品牌名称、标志、广告语等,是品牌识别的重要工具。品牌符号的设计通常具有独特性,能够迅速被消费者识别,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稳定。例如,奔驰的三叉星标志、可口可乐的瓶形、沃尔沃的安全标志等,都是品牌核心符号的重要体现。

品牌的核心顾客是品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品牌通过明确锁定特定消费群体,满足他们的独特需求,确保品牌的长期稳定发展。沃尔沃核心顾客群体包括注重安全和环保的高收入群体,这一定位帮助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品牌成功的基础,它是品牌得以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强势品牌能够通过其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维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例如,沃尔沃凭借其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创新,确保了其品牌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在AI时代,品牌不仅要拥抱技术创新,更要坚持品牌的独特性与核心价值,以确保品牌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品牌的五大核心要素是品牌守恒的基础,只有通过这五个要素的协调作用,品牌才能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传统营销模式正被彻底颠覆与重塑,让我们在技术重构中坚守核心价值,借力智能工具实现永恒生长。


作者:汪黄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