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毛志亮
近日,《中国工业报》采访调研组走进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珞装备”),深入探寻这家企业从2008年创业时的6人团队、15万元启动资金,发展成为如今国际业务占比约95%、业务覆盖全球20个国家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及智能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奋进历程。
创业初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打造民族高端装备品牌
2002年,姚维兵从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国内一家合资汽车主机厂从事研发工作。在5年的工作中,他深刻认识到汽车制造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尽管我国汽车产销量占据全球很大份额,但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焊装工艺等核心技术大多被国外垄断。于是,他决心改变这一现状,2008年与几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明珞装备,怀揣着“创造中国自主高端汽车装备”的梦想,开启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明珞装备只是一家产线技术服务商,为汽车厂商提供产线方案图纸。然而,姚维兵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10年,明珞装备开始提供传统汽车生产线的集成服务,迅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随着大量同类型企业的涌入,低价竞标现象频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转型突破:产品化、标准化与数字化之路
面对困境,姚维兵带领团队果断转型。2013年,明珞装备提出“一切皆产品”的口号,开启产品化和标准化之路。他们制定了明珞标准,将能够标准化的产品全部进行标准化,努力实现国产代替进口,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数量已占产线总设备量的20%-30%。
2015年,明珞装备紧跟国家工业4.0改革的步伐,开启数字化进程。他们着手开发数字孪生系统(虚拟调试技术),并聘请全球顶尖虚拟仿真领域专家约瑟夫组建猎豹团队进行研发。经过多年努力,明珞装备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此项技术的装备供应商,这也成为公司的绝对核心竞争力之一。姚维兵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我们发展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水平,更让我们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国际化征程:以实力赢得全球认可
2018年,成为明珞装备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明珞装备,给予他们“坚持主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嘱托。同年,明珞装备开启国际化征程,一举拿下德国奔驰近3亿元的订单。凭借卓越的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水平研发实力,明珞装备在众多欧洲本土公司中崭露头角,成功跻身奔驰供应商体系,成为其长期合作伙伴。如今,明珞装备的海外销售占比已超95%,其产品广泛分布于美国、德国、日本、南非等全球20个国家。
2024年,明珞装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业绩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3%。其中,海外订单占比高达95%,充分彰显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在国际合作方面,明珞装备于沙特阿拉伯某豪华汽车品牌开展深度合作,携手宝马、奔驰等客户共同推进数字智慧工厂项目,为客户提供智能生产线精益化服务,助力客户实现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今年3月,在MWC25巴塞罗那期间,明珞装备联合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共同打造的“面向汽车及离散制造业的5G原生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凭借其卓越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荣获国际产业合作平台GTI颁发的“移动创新服务应用奖”。
未来展望:以“一个中心两张网”引领产业协同发展
在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时,姚维兵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以‘一个中心两张网’为核心,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目前,明珞装备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是“一个中心两张网”,即依托广东省CPS离散制造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制造装备质量中试平台第三方应用评测中心,以及MISP工业互联网平台和IME产业互联网平台。
MISP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自动化生产线资产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工业大健康体系。目前,该平台已连接全球7个国家的200多条产线近百万台设备,设备总价值超过100亿元。IME产业互联网平台则针对生产过程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采购交易过程管理等,开发了IMEFuture智造家平台,实现机器人自动化行业SaaS信息化管理。
汽车制造装备质量中试平台第三方应用评测中心致力于解决产业链上下游难题,填补应用评测空白。至今,评测中心已完成多种汽车装备关键元器件和设备的场景化测评示范,并成功推广到大众、奔驰、丰田等多家头部汽车企业应用。
姚维兵强调:“我们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将‘一个中心两张网’建设成国家级重点项目,引领产业协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更将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贡献中国力量。”
明珞装备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创新与拼搏的创业史诗。从创业初心到全球数字制造引领者,姚维兵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持主业、自主创新”的精神内涵。未来,明珞装备将继续以创新为笔,在智能制造的画卷上绘就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