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3月11日-13日期间举行的中国纺联春季联展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国纺联社责办”),分别在【北馆】和【6.1馆】现场,开辟可持续创新专区,并在展会现场先后举行了MaterialX-可持续未来材料研讨会和纺织服装行业产品碳足迹研讨会,以“技术革新+标准引领”双轮驱动,深度整合行业智力资源与创新动能,构建技术攻关、数据赋能及社会引导的协同生态,为全球纺织工业的绿色革新注入系统性智慧支撑和可持续创新力量。
本场可持续创新专区展览延续往年“可持续创新”主题,聚焦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议题,通过产品碳足迹体系、循环经济绿色意识觉醒及未来纺织材料创新三大板块,展现行业低碳发展的创新成果与未来方向。
产品碳足迹
“一条牛仔裤的碳足迹之旅"
——从棉花到成衣的环境账本
在【6.1馆】正装及衬衫面料展区的可持续创新专区,一位参展者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一条标记着产品碳足迹牛仔裤的布料,手指的指纹与布料纹理重叠碰撞出奇异的涟漪。这条牛仔裤的旁边,摆放着一张海报,上面记录着牛仔裤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成衣阶段的碳足迹。通过海报,我们还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提高低碳材料占比,采用环保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多元减碳路径,这条牛仔裤相比其他传统工艺近似产品相比,碳足迹表现降低了约17%。
同期正在展出的5件完成碳足迹追踪的牛仔服饰,均为前进牛仔系列产品。而产品的碳足迹也是前进牛仔联合中国纺联社责办通过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实测案例。经测算,经过多元减碳路径创新,本次展出的5件牛仔服饰具有不同程度的减碳表现,其中漆影系列通过采用无水轧色和创新水洗技术,最高减碳比例为32.86%。
近年来,随着全球纺织行业的深刻变革,国内外对纺织行业碳足迹的要求正从“自愿行动”转向“强制合规”。碳足迹管理不仅是环保需求,更是消费者选择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助力纺织行业绿色转型,推动产品碳足迹实施和落地,引导纺织行业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中国纺联社责办通过实施气候创新行动与“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已构建起一套涵盖碳足迹核算的数字化平台(LCAplus)及本地化环境因子库(ECOM-TEX数据库)的完整体系,并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核算工具、数据平台和核算标准,有力支持碳足迹在纺织行业的落地。
除了此次展出的碳足迹牛仔系列产品外,中国纺联社责办在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纺织品全生命周期评估平台——LCAplus平台。LCAplus平台集环境足迹测评,认证和标签推广于一体,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和环境足迹数据库,加速构建可追溯的绿色产品环境信息披露体系,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目前,CNTAC-LCA工作组汇聚了62家机构成员,包括51家企业和11家学术技术机构及组织联盟,覆盖了从纤维材料、纺织化学品、纺纱、织造、印染加工到服装生产的全产业链。
循环经济绿色意识
“一块广告布的循环再生"
从难降解污染到可再生时尚
在【6.1馆】可持续创新专区的巨大吊旗下面,是一个硕大的手提包装置,这个由100多个吊旗再生坐垫组成的巨型手提包装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装置原材料取自往届展会度弃吊旗,其双层PVC+高强度网格布的复合结构原可抵御户外环境3年风雨侵蚀,却因展会周期仅绽放3日光华。中国纺联社责办通过专业清洗、解构重组与先锋设计,制作了吊旗再生包、吊旗再生坐垫、吊旗再生服饰等一系列循环可再生作品,并在展区赠送。这些再生作品以纺织废料为媒介,搭建起工业文明与人文关怀的对话桥梁,既将短暂停留转化为永恒美学载体,演绎工业与艺术的共生哲学,又向展会传递了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理念,让可持续时尚化作流动的社会新风尚,在物质循环中重建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对节约资源、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补充我国纺织工业原材料供应、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2030年达到30%,推动建立回收体系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为了全球时尚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2024年11月,中纺联社责办在2024世界服装大会上发布了《循环转型指标(CTI)→行业指南-时尚及纺织业》中文版,为时尚行业量身定制了衡量循环的指标,将重新定义时尚和纺织品价值链评估循环性的方式,能帮助企业在产品组合、流程和公司运营中实现更高的循环性,实质性地扩大时尚行业循环经济的规模。
循环转型指标(CTI)是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开发的一个行业性框架,已在全球各行业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中得到验证。CTI为衡量循环绩效提供了一个透明、量化和可比较的框架。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风险,确定提高循环性的有效行动,并了解其循环性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除了可再生包循环经济的实践之外,此次展会还推出了循碳记”个人碳账本小程序。用户可通过该小程序记录个人行为的碳足迹,累积碳积分奖励,并且可以在展会现场兑换独特的吊旗再生包、可持续主题咖啡等礼品。这些积分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减碳行动的肯定和激励。
在【北馆】的可持续创新专区,同期举办了气候变化海报主题展。本次海报展为第五届Segundallamada国际海报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主题为“关注气候变化,一起行动”。这些海报以独特的视觉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作品或通过抽象的图像表现日常行为背后的气候影响,或以具体的场景描绘,直观展示气候变化的后果,以不同的视觉风格,共同传达了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对行动的呼吁。这些海报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行动的号角。身处时尚产业链的每一位,从生产者、品牌方到消费者,都能通过自身行动的改变,推动时尚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未来纺织材料创新
“一场三体联动的创新材料对话"
从学术探究到品牌商业闭环
当下,全球纺织行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变革期。在环境压力、资源约束、消费需求升级和国际规则重塑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纺织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已势不可挡,而材料创新正是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未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于2025年3月11日展会同期,举办MaterialX-可持续未来材料研讨会。本场研讨会吸引了逾百位行业精英者现场参与,专业观众驻场交流观看近200人次。本次议程开创性地采用"学术探源-产业落地-商业闭环"三维贯通模式,各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分享了未来材料从学术、实验到应用和品牌商业化等不同议题,为未来材料从科研到品牌应用实现了全价值路径和商业闭环。
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在材料创新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可持续未来材料”前瞻研究体系、ecoM可持续材料数据库、纺织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系统LCAplus构建着未来材料“三体联动”创新矩阵,并联合兰精、伊士曼等行业领军企业,围绕绿色可持续纺织材料,搭建产学研用融合的生态共同体。聚焦行业可持续材料的未来,前瞻性预测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前景的可持续材料,并探索商业化应用路径和场景,将加速行业绿色转型,激发产业可持续领导力,开拓纺织材料绿色经济新领域,重塑产业链格局,助力产业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