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全国人大代表单增海:推进增程式技术应用 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03-10 13:45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2025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目标,为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行业注入新动能。

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徐工机械副总裁、总工程师单增海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推进增程式混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应用,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的建议”,为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直接推动存量设备的更新需求释放。据预测,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营收将达9100亿元,同比增长约3.8%。预计在2020-2025年,中国农机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8%,反映出市场处于稳步增长的过程中。

此外,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政策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使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企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布局。

单增海表示,根据行业数据和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预计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实现1235万辆,同比增长37.6%,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5%,同比增加10%。新能源增长动能从纯电向插混及增程转变,2024年插混及增程销量预计在52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超过85%。

相比之下,工程机械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则呈现两极分化局面,道路行驶类产品中,电动搅拌车渗透率超过50%;小型工程机械产品中,高空作业平台电动化渗透率90%以上,而非道路行驶类产品中新能源进程最快的装载机产品,电动化渗透率仅为22%左右。连续作业、作业区域离散的工程机械产品,面临纯电动成本过高、续航不足、动力无法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等主要行业难题,增程式技术作为纯电和燃油的补充存在,其优势在于能够提高能效、降低排放、降低成本。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增程式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单增海说。

增程式介绍,增程式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一条关键路径,将加速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新能源化进程。增程式产品适用充电不便或充电扩容困难且有持续工作需求的工况场景。未来增程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将共同成为行业低碳、零碳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基本取代传统柴油机产品。

据悉,通过结合内燃机与电动机优势,提高机械整体性能,更好地满足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工况需求:在作业负载较大的情况下,电动机可以提供额外的动力支持,从而提高作业效率15%-35%;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作业中频繁地加减速是常态,增程式系统可以通过能量回收和电动机辅助,确保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的油耗区间,显著降低燃油消耗。根据行业使用数据统计,增程式装载机和矿车较传统柴油机产品节能30%,拖拉机节能10%,效率均提高10%以上。同时,增程式技术将传统柴油机的直接驱动转变为电驱动,突破了国外高端箱桥“卡脖子”问题,实现换道超车。

行业龙头企业深耕增程式混动研发,已有多款成熟产品批量进入市场。单增海介绍,目前,徐工的铲运机械、道路机械、港口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基础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八大类作业装备已经全面引入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市场实际应用,燃油经济性和作业效率取得了大幅提升: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掘机XE650GKHEV研制成功,可与纯电产品形成优势互补,油耗降低15%以上,每年可节省约30万元的使用成本。

“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的全面落地推广仍存在部分瓶颈问题待解决。”单增海表示,一是在复杂且高强度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作业工况下,部分增程器可靠性欠佳,频繁工况切换下控制系统响应慢,影响设备工作效率。二是研发适用于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专用增程器极具挑战,尤其在高度集成化的专用发动机、电机、电控方面,空间布局、动力输出、精准控制、电磁干扰等技术难题仍需攻克。三是增程器成本居高不下影响推广程度,为满足特殊作业要求,符合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作业工况的增程器需采用特殊材料与工艺,增加了制造成本,且由于在前期推广过程中规模效应不足,导致增程式混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售价难以与传统燃油设备竞争。

对此,单增海建议,政策支持增程式混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替代传统动力产品。推动《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将增程式混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纳入推广、补贴目录。推动增程式农业机械进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补短板范围内的“创新产品”,并配套补贴标准。设立专项补贴政策,对采用增程器无级变速技术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加快增程式产品市场推广应用。

“支持增程器关键技术突破,支持重大项目产业化落地。”单增海建议,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联合创新体,集聚科研机构、高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加快攻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增程式系统及零部件技术难题,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大增程式混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产业化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产业化示范项目落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速增程式技术在整个行业的推广应用。设立研发与产业化专项基金,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或财政贴息,助力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建议推动国家完善增程式柴油机排放认证标准。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规范、明确增程式柴油机排放及认证要求,推动柴油机企业优化设计,提高增程式整机经济性,高质量推动增程式整机量产示范及产业化落地。”单增海表示。


作者:曹雅丽

责任编辑:龚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