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内蒙古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势头有了新气象。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说到内蒙古,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电”,近些年内蒙古在传统能源安全方面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煤炭保供量、电力外送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2024年,内蒙古生产绿电超2000亿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与五个省份建立了绿电外送交易合作,交易规模达到762亿度,居全国第一位。“如今,内蒙古不仅是传统能源大区,更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保大局有了新内涵、新要求,内蒙古在保大局上体现了新担当、新作为。”王莉霞说。
内蒙古工业增加值迈进“万亿俱乐部”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闯新路、进中游取得积极成效。尤其是投资增速连年保持快速增长,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扬起来了。王莉霞介绍,从发展速度看,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全国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全国第二;一产增加值增长5.6%、二产增加值增长7%,均居全国第五位。从经济总量看,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2.6万亿元、全国排名上升一位、到第二十位、时隔五年重新回到全国中游,工业增加值迈进“万亿俱乐部”,全国排名上升三位、达到第十四位,乳业、稀土新材料、现代煤化工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西部省份第二位。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长贺海东表示,内蒙古有丰富的煤炭和风光资源,发电量全国第一,电力供应量足、价低、安全稳定,最重要的是还有绿电支撑。呼和浩特按照“算电协同”发展思路,在和林格尔建设了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新能源直供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有力支撑着绿色算力,目前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以上。2025年前2个月,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送入首都的绿电已超过10亿度,相当于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据介绍,内蒙古积极布局绿色氢氨醇产业,把发绿电延伸为制绿氢、绿氨、绿醇,实现了“一电变三绿”。王莉霞表示,内蒙古地域辽阔、边境线很长,一些偏远农牧户和边防哨所用电困难,内蒙古用两年时间给能通网电的拉上了网电,不能通网电的用风光互补设备,保障了基本生活。“未来,来自内蒙古的绿色能源将送到首都、送到上海、送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省份用上来自内蒙古的绿色能源。”王莉霞强调。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主任龚明珠认为,内蒙古取得的成绩单背后,重大项目建设起到了“压舱石”、“加速器”的作用。2024年,内蒙古投资增长了13.6%,位居全国第二;2023年全国增速第一,2024年是全国第二,这是一个高基础上的高速增长,况且结构越来越有质量、越来越高。为了巩固成果,2025年内蒙古将实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力争投资在2024年9100亿基础上,再增1000亿左右、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5年,内蒙古确定了10%的投资增速、重大项目建设过万亿的目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龚明珠表示,这一安排,主要是基于近年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构建了“抓招商、抓储备、抓前期、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的“六个抓”全链条工作格局,建立了“推动、协调、调度”的“三方面”全方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了“冬施工程”,实现了“开春即开工”;有效破解了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内蒙古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等资源非常丰富,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提出要以非常之举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有了新变化。2024年,内蒙古煤炭产业增长5.1%,而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8.2%、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60%,多年来“一煤独大”、“煤主沉浮”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增长38%,产值超过千亿元,打通了“由矿变土”、“由土变材”、“由材变用”的全链条,正在加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王莉霞介绍,2024年,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增长4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1.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9.4%,都大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2025年,内蒙古精心谋划打造“十大产业集群”,包括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为了更好支撑集群发展,内蒙古整合设立百亿产业基金,完善金融、科技、土地、用能等保障机制。”王莉霞表示。
内蒙古是一个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双丰富的省份,“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促成了内蒙古可以率先在全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表示,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1.35亿千瓦,在全国排第一,超过了火电的装机总量,预计到2030年内蒙古新能源发电量将超过火电,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内蒙古贡献。
作为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2024年内蒙古算力总规模达到9.4万P,其中智算规模8.7万P、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用绿电赋能“东数西算”,打造面向全国的绿色算力保障基地,目前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比如,很多年轻朋友喜欢的《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算力支撑之一,就来自呼和浩特的绿色算力,未来的内蒙古必将向新出发、向优而进、逐绿前行,构建起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目前,内蒙古在和林格尔布局了大数据产业园,集聚了3大运营商、15家金融机构和一大批龙头企业(华为、抖音、百度等)的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到5.4万P、其中智算5.1万P,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贺海东说。
贺海东表示,下一步,呼和浩特绿色算力工作重点就是“盯中间、抓两端”。“中游”,要围绕通算、智算、超算、量子计算、卫星计算“五算融合”,继续做大算力规模,2025年底全市总算力将超过10万P,2027年将突破80万P。“上游”,要在芯片、服务器等装备制造领域,推进实施显鸿半导体产业园、诚迈信创、浪潮、超聚变等项目;“下游”,要在模型训练、数据标注、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领域,推动实施百度智能云、抖音标注、讯飞星火(智谱华章、寒武纪)等项目,全力向“世界算谷”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