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

央视财经 2025-02-26 12:28

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个挑战,就是量产。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元年。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量的提升,单台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也正在从动辄上百万元逐渐降低。

身高约1米7、体重69公斤、每秒步速0.8米……在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刚刚组装完成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动作测试。从去年7月开始产线搭建,到今年1月实现千台量产,他们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制造部生产经理忠涛:这是我们旗舰款的产品刚刚测试下线,我们现在每天的产出大概是15台,累计的产出已经接近2000台。

企业生产负责人介绍,人形机器人的许多关键零部件,都与新能源汽车有所交叉,这些精密的零部件能很容易地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制造中。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制造部总经理张绍政: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我们其实利用了很多新能源的一些相关的产业,像它们常用的一些电机、减速器这一类的产业,正是因为有这些非常成熟的供应链,才让我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

在另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他们在设计和工艺上不断进行改良。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硬件研发总监张敏梁:通过革新工艺,我们把它的一个螺母的磨削时间从20小时降低到了2个小时,28个关节模组应该是有14个规格,但现在我们通过优化组合,最后变成4个旋转的规格、4个直线的规格,这样来达到所谓的叫“聚量降本”,整个关节模组我们核算下来应该成本降低了50%。

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也是商业化落地的元年。随着我国企业率先进入量产,国产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已经从单台上百万元逐渐降至百万元以内,未来有望进一步下降。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胡德波:欧美人工成本相对比较高,所以我们也会进入全球化的市场,去跟全球的巨头进行竞争。在欧美市场,我们手上其实拿了非常多的预订单。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彭志辉:上到一定的比如千台万台的规模之后,成本会远远低于一辆家用的汽车,肯定是20万元以内。

责任编辑:龚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