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张永杰
正月初九,中国工业报记者走进河南省孟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中原内配缸套七厂(以下简称“中原内配”)车间门前一幅别样的春联吸引:
上联“完善制度点检落实PDCA循环环环相扣”,下联“质量指标激励政策0(零)PPM配合全员参与”,横批“全员奋进”。
据介绍,这是中原内配班组长崔吉普书写的春联。这幅独特的春联,或许正是中原内配成功登陆A股市场背后深厚企业文化的生动体现。
中原内配生产运营中心主任吴剑英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刚过,车间便迅速投入紧张的生产之中。2月份计划生产缸套310万支,预计产值约1.2亿元,同比增长约10%,预计前半年生产态势都将保持旺盛。相较同业企业,中原内配凭借国内外产业均衡的产业布局和稳定的欧美高端市场订单,产销情况相对稳定。
在孟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不仅有中原内配这样的行业翘楚,巨力索具(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力索具”)也同样发展迅猛。走进巨力索具公司,一排老照片和一间小作坊,将记者的思绪拉回到20世纪60年代,见证巨力集团第一代创业者的画面。
巨力索具(河南)有限公司绳索
2021年7月,巨力索具落户孟州市。自2022年5月份开工建设,到2023年5月开园,仅用时9个月,便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华丽蜕变,完美诠释了“孟州温度”与“巨力速度”。
巨力索具副总经理周建恒告诉记者,公司去年生产钢丝绳2万吨、钢丝7万吨,总产值4亿多元。
据介绍,巨力索具具有独特的销售模式——直面客户,没有中间商环节。目前,巨力索具一期投产后已招聘到工人500人,公司总人数达550人。二期车间已建成,正在安装产线。
中原内配和巨力索具这两家上市企业,均坐落于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创新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等荣誉汇聚的孟州市。
据介绍,孟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40.62平方公里,集聚了90家规上工业企业。2023年,该开发区跻身“2022年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200亿元—400亿元级全省十强”,正全力打造装备制造转型示范区、毛皮加工贸易之都、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一区一都两基地”产业格局。目前,开发区有中原内配、隆丰皮草羊剪绒、广济药业核黄素、飞孟金刚石等企业,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
记者从孟州市委了解到,孟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3.46%,居焦作市第2位;中原内配、隆丰皮草建成省级中试基地,市内拥有B型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境动物皮张指定存放监管仓库四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是河南省县域对外开放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效率最高的地区,进出口总额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创建了高新区、智能化示范园区和汽车零部件专利导航实验区三大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公共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5家、66家,营商环境考核连续三年位居河南省第一方阵,2023年全省排名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