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抢抓发展机遇 智能高端农机装备成出海新宠

2024-12-16 11:45

中国工业报记者 霍悦

今年的意大利米兰车展现场,“三蹦子”国产电动三轮车再次吸引不少参展观众围观拍照,甚至排队上车试驾,争先恐后来感受“神秘的东方力量”。

此前,农机市场一直是国际厂商“唱主角”,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领域。而近年来国产电动三轮车在海外的走红,不仅让中国文化以一种新潮、有趣的方式走进国际视野,也代表着国产农机产品的亮相出场。多家农机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成绩亮眼,并收到大量海外订单。

随着“新潮”的电动“三蹦子”融入越来越多科技元素,国产农机装备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更新换代,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那么,海外市场需求如何?国内农机企业出海成长的空间在哪里?怎样才能把握住新机遇?

助力高效作业 智慧农机大显身手

“你好,‘小拖’!”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中心(试验基地)里,一台纯电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在听到工作人员的指令后缓缓驶来,与来访者打着招呼:“你好,有什么指示?”

表面来看这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实则是国产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的生动写照。该农机具备语音驾驶、自主规划路线、精准作业等AI本领,可搭载多种农具,满足耕种、播种、施肥、收割等多项水稻生产需求。

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化操作系统、自动搬运机器人……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生产车间内,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贯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这里,每隔几分钟就有1台拖拉机下线。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加速推进,智能化收获机械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热点。中国一拖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推出了多款智能化收获机械,其中包括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东方红YT6668,其喂入量达15公斤,可以满足小麦、玉米籽粒及大豆等多种作物的收获作业。

与此同时,这款机械还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并且能够对收获行走速度进行智能调整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收获损失率,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此外,该机型还搭载了多功能信息显示屏、空调、自动导航系统、多功能操控台和豪华悬浮座椅等,为操作者提供了舒适的操纵环境以及良好的驾乘体验。

而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产品展示区,拖拉机、收割机、抛秧机等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湖南70%的面积为丘陵山地,山丘区田块细碎分散,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优势的中联重科,2014年进入农业机械领域,聚焦这些短板,将新能源、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成熟技术应用于农机装备,开发出了新一代智能农机产品。

例如,中联重科根据南方山地特点研发的智能驾驶插秧机,搭载自主研发的智驾系统,可实现自动驾驶、作业计亩、车辆监测三项技术有机融合,只需一人即可插秧作业,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为水稻插秧环节提供了更加智慧的解决方案。

“这款智能驾驶插秧机还搭载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厘米级的精准作业,并且通过高精度仿人工插秧技术,取秧插秧不易伤苗。”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水稻机械事业部研究院院长员征文表示。

成长空间广阔 农机装备加速出海

根据相关市场研究机构报告,随着欧洲各国政府加大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该地区对自动化、电动化农业拖拉机的需求持续攀升。预计2022至2032年间,欧洲将占据全球农用拖拉机市场约40%的份额。在此背景下,众多拖拉机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欧洲市场获得更多份额。

近年来,针对不同农业生产需求,中国一拖研发并推广多样化农机装备,赢得了包括欧洲在内的海外市场高度认可。

2022年,中国一拖9款拖拉机获得欧盟E—Mark认证证书,标志着其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达到了欧洲市场标准。2023年,中国一拖在德国、荷兰、匈牙利等国顺利发出首批产品,实现了在欧洲市场的批量销售。在今年1月举办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农业机械展览会上,中国一拖携大、中马力系列欧Ⅴ拖拉机参展。其卓越的性能表现、流畅的外形设计、舒适的驾驶体验,引来当地经销商和用户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中国一拖在动力换挡、无级变速等高端智能化产品布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2018-2023年,公司柴油机销量从8.1万台增长至15.1万台,其中外销从4.7万台增长至8.3万台,拖拉机出口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

“拖拉机出海打开成长空间,国内企业持续发力。”西南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出口达到132.8亿美元。亚洲、欧洲、北美洲是我国农机出口主要市场,占比分别在20%-30%。我国拖拉机出口金额不断增长,2023年为9.8亿美元,拖拉机出口从小型机向中大型机转变趋势加快。欧洲、亚洲是我国拖拉机出口主要市场,占比分别在30%-40%。

在中联重科农机生产基地,一款不那么起眼的新型拖拉机在海外市场备受青睐。“这款拖拉机的作业效率高,动力强,性价比较高,远销东南亚、非洲区域,用于田间作业和运输作业,已经累计在海外卖了几千台了。基于性价比,中国的拖拉机目前在海外拓展很快,也越来越得到客户的认可了。”中联重科农机营销中心经理庄义斌说道。

而农机设备的加速出海,离不开制造业的优势。据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利用工程机械领域多年的经验技术以及市场优势,由工程机械向农业机械延伸,在海外进行市场拓展。推进数字化、本土化、专业化,目前海外本土员工超过1500人。并在全球布局了300多家航空港网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网络。

剑指高端创新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作为农机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自主研发的CVT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向拖拉机等高端农机热销海内外市场。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是企业多年来持续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结果。

而在当初,国产农机“扬帆出海”绝非易事。“长期以来,大马力智能CVT拖拉机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在国内没有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处于被‘卡脖子’的阶段。”潍柴雷沃拖拉机研究院研发工程师王金华曾坦言。

为进军海外市场,潍柴雷沃成立智能拖拉机技术攻坚团队,逐项分解、攻克核心专业技术难题。历时约3年时间,终于攻克CVT动力总成技术与整机集成控制技术,化解了中国农机产业的“锁喉之痛”。2021年,由潍柴雷沃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商业化CVT智能拖拉机成功发布。这款拖拉机实现了无级变速,能够根据负载的大小自动匹配车速。经过综合评测,作业效率提升30%,油耗降低10%。

“我们生产的切断机原来只切干辣椒,而土耳其更需要切湿辣椒,经过3个月的攻关,我们研发出了干湿辣椒都能切的切断机,工作效率还提高了15%。”今年,青岛璐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璐璐机械”)在土耳其签下2000万元的订单,公司董事长李志敏介绍,这笔海外订单主要包含辣椒除柄机、切断机等辣椒初加工系列设备。

围绕辣椒作物机械化,璐璐机械近年逐步形成了辣椒弯柄挑选、去石、清选、除柄、脱帽等一体化机械设备,成长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下成长起来的典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其产品享誉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十几个国家,尤其在印度市场,“璐璐”自动辣椒加工设备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并被政府列为购置补贴产品。

“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成长起类似约翰迪尔这种巨无霸的跨国公司,但是中国农机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不容小觑。”深耕农机行业多年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农机的强大不在个别企业,而在于整个的产业链、生态圈和配套体系。中国农机是全球农机产业的一部分,拥有齐全的农机配套体系。

国产农机零部件出海便是有力的佐证。目前,中兴机械、金兰马、生力液压、国瑞液压等零部件龙头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了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等跨国公司的全球配套体系。从某种程度来看,国产农机零部件比主机更早地走出去,且在海外市场渗透率更高。

此外,在大疆、极飞科技等企业的加持之下,以植保无人飞机和自动导航为代表的智能农机已在欧美地区被广泛接受。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将自动导航、无人驾驶、作业监测等先进的农业、农机技术和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引领全球智能化农机发展。

责任编辑:龚忻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