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4”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联合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研讨会上发布《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报告分析了省级开发区最新发展态势,揭晓了“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和“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报告显示,“园区强则经济强”,省级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日益凸显,省级开发区对县域和市辖区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报告认为,县域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以及产业梯度转移和人才下沉,为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地依托省级开发区,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健全标准厂房、通用基础制造装备、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一方面为东部沿海城市、国家级开发区“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省级开发区也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湖南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聚力发展印刷电路板产业,聚集了50余家相关企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印刷电路板产业集聚区。在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人才在一线城市高度集中的现象也在逐渐改变,身处二三线城市和县城周边的省级开发区,可以凭借较低的生活成本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吸引高素质人才,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报告指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省级开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浙江,一方面,大力推动省级开发区转型蝶变、跨越升级,倒逼省级开发区“亩均论英雄”提档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做优创新浓度,“推动形成催生新质生产力高地”;另一方面,支持部分省级开发区通过数智化改造持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如支持乐清智能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大脑赋能+轻量数改”新模式,深入推进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乐清智能电气产业竞争力。在广东,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已经成为省级开发区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向。如广州云埔工业园区,加挂穗港科技合作园牌子,致力于推进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穗港两地产业对接和优势互补,并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地下空间,推动土地资源“多”起来;通过“工业上楼”“工业综合体”等探索分层确权开发模式,推动专精特新“立”起来;通过提供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持续性技术服务,推动制造产业“绿”起来。四川则要求省级开发区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拟依托国省两级高新区建设新质生产力试验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如成都金牛高新区,大力推进“天、地、人、合”新型工业化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新区和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航空航天航发)产业园两大片区,聚力打造国家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西部策源地、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航空航天航发)极核、国家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核心承载区。
报告指出,必须正视省级开发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一是园区建设资金筹措面临较大困难。由于地方财政紧张,金融支持不确定性较强,园区平台公司融资的“硬约束”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省级开发区不得不通过专项债来缓解建设资金压力。当前,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已经成为省级开发区必须迈过的坎。二是招商引资模式创新迫在眉睫。《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提出,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明确并严格执行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出让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实施界限,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这就意味着,为了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省级开发区招商引资必须实现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的转变。
为客观评价省级开发区发展状况,引领省级开发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树立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推动高水平省级开发区“升格”发展,引导高端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报告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的原则,结合指标设置科学性和数据可得性,构建了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依据上述评价体系,报告采集了全国2100余个省级开发区2023年度相关指标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商务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汇总数据,以及课题组网络抓取的相关数据。为了进一步增强数据信度,课题组还向部分省级开发区发放了数据核实表。
为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报告继续坚持将“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或园区总收入超过300亿元”作为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的门槛条件。依据各园区的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分居前100位的即为“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表2)。
最后,报告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遴选了各省份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省级开发区,发布了“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表3)。
壹城智库致力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是国内城市发展、县域经济和产业园区的专业咨询机构。该智库对城市(县域)高质量发展、发展潜力、营商环境和生态建设进行持续监测,每年发布《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县域/市辖区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报告》《中国县域/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报告》以及《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