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CFIE]中国工业数据治理优秀企业系列报道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数据治理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4-09-30 16:27

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决策部署,经报有关领导同志,从2024年开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相关部委、高校、智库和重点工业领域头部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从征集范例、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工作,找出并宣传推广工业数据治理领域企业的优秀成果、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旨在发挥优秀企业的榜样带动作用,强化协同效应,带动更多企业增强数据治理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搭建工业数据交流平台和产业生态圈,挖掘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9月11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了第二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论坛上发布了22家首届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名单等研究成果。根据工作计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持续做好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工作,找出更多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领跑者”企业和典型经验,为工业企业的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搭建学习交流和产业合作的权威平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近20多年来,国家电网持续保持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建成35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专利拥有量持续排名央企第一。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位,连续20年获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连续11年获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国家主权级信用评级,连续9年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一名,连续7年位居全球公用事业品牌50强榜首,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具有行业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2024年成为首届22家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之一。

图12024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

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新型生产要素,也是国家电网推进“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资源和驱动要素。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的工作要求,国家电网全面构建企业级数据治理体系,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有效支撑让数据放心“供”出来,让更多数据“活”起来,让数据安全“动”起来。

一、坚持战略引领,健全数据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夯实数字化转型工作基础。

数据发展战略,国家电网于2020年印发《公司数据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为能源革命注入数据新动力、为未来发展打造数据新引擎”的战略愿景,提出了“构建世界一流的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打造创新、协同、高效、开放的数字生态,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目标。2021年编制印发《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愿景是建设智慧国网,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数字动力,为能源互联网企业打造数字引擎。制定“五个体系”战略任务、20项重点任务、60项具体举措,明确组织、制度、人才等战略保障要求。

数据治理组织,国家电网以“公司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数据管理的领导机构和最高议事机构,统筹公司数据管理工作的全局领导。在总部、省、地市等各层级均设立数字化专业部门,负责公司数据归口管理,各业务部门设立数据管理处室,设立国网大数据中心、南瑞集团、信产集团等单位作为数字化转型专业支撑机构,明确数字化部、业务部门、大数据中心的工作界面,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治理组织体系。

数据制度标准,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据管理办法》为引领,构建涵盖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职能域的管理细则和指导意见。建立覆盖基础、数据、技术方法、平台与工具、管理、安全与隐私、服务与应用等7大类、23个方面、39个方向的数据标准体系框架,优化数据标准管理规范和流程,实现数据标准从制定到优化提升全过程管理。依托《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国家标准,结合电网数据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SG-DCMM)企业标准,创新提出100项数据管理要素,建立能力等级标准与数据管理体系有效映射,2021年获评全国首家DCMM五级(优化级)认证单位。

图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DCMM五级证书

典型案例1:2021年12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及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举办“DCMM行业行(首站)—走进国家电网”活动,会议邀请工信部信发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国商飞集团、平安银行、南水北调集团、人保集团、东方航空等20余家相关部委、研究机构、央企数据治理领域相关负责人进行典型经验研讨及分享,为国家各行业的数据管理能力提升、数据红利释放提供了典型样板。

二、坚持企业级统筹,打造基础数据底座,强化基础数据刚性管理。

构建基础数据底座,全面梳理设备资产、客户服务、电力能量流三类基础数据及相关经营管理数据现状、权威数据源、数据标准、数据模型、数据应用需求、数据与业务映射关系、数据质量要求和数据断点,明确跨专业数据共享关系,构建公司基础数据目录清单和“数据一张图”,实现数据“资源清、血缘清、流向清、责任清”,形成基础数据规划。基于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汇聚各类基础数据,构建基础数据应用服务模式,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形成基础数据底座,实现数据可视、可查、易取、易用,服务电网运行、规划建设、设备管理、客户服务和经营管理全局应用。

深入推进数据定源定责,以构建“数据一个源”为目标,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数据定源定责工作指南,形成数据定源定责范围、识别权威数据源、认定数据责任主体、发布权威数据源并应用等四大环节的工作方法。聚焦专业共享程度高的基础数据和重点业务数据,组织各省(市)公司全面开展数据定源定责实施工作,发布数据权威源清单和配套管理规范。

全面推行数据主人制,为进一步健全数据责任体系,夯实数据基础,国家电网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数据主人制的实施意见》,组织各单位从体系构建、主人认定、责任落实、深化应用、机制建设等方面,全面推广数据主人制。坚持“管业务必须管数据,管数据就是管业务”原则,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认定数据主人,明确数据、权责与岗位/人员之间的关系,建立横向由数字化部与业务部门双牵头,纵向由省、市、县三级协同的数据主人制网络,形成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数据治理工作机制,实现数据管理延伸到业务源头、下沉到基层一线。建立数据主人制存量问题工单直达主人及源端问题增量管控工作模式,确保数据在源头得到有效治理,推动基础数据可用好用。

典型案例2:国网湖北电力推进数据主人融入生产业务和生产一线,明确基层班组人员作为数据生产主人,负责配网设备台账维护及数据治理工作,通过工单化方式将数据主人职责嵌入到业务流程中,保障数据主人在第一时间接收、处置相关数据问题,创新数据主人公示牌制度和绩效奖惩机制,提高数据主人工作积极性和获得感。

图3国网某地市公司数据主人公示牌示例

三、坚持标准化,健全数据标准体系与治理模式,实现数据高质量供给。

建立企业级统一数据模型,为解决横向业务协同和数据融合共享问题,以“统一语义、统一编码、统一源头、统一规则”为原则,完成企业级统一数据模型SG-CIM设计和持续迭代,制定发布SG-CIM4.8版本,覆盖10个一级域、90个二级域、5000余个数据实体和8万余个属性,实现数据模型在企业数据中台的全面落地应用,有效支撑跨专业、跨层级的业务在线协同和数据贯通共享,赋能企业数据整合和分析应用。

创新数据治理新模式,按照“以用促治、以用提质”的原则,在需求提出、需求收集、问题整治、质量核查等方面,改变传统的垂直治理方式,充分发挥公司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优势,构建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协同治理方式,建立常态化数据问题监测与闭环管控机制,激活跨专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创新开展基于数据主人制的数据闭环治理、外数内治、人工智能辅助治理等方法,多措并举,全面推动企业数据质量水平有效提升,确保数据高质量供给。

典型案例3:国网山东枣庄电力创新“学联治”三位一体,营造基层数据治理氛围。强化全员“学”,以学为先促转变,上线数据治理专题培训网站、录制数据治理微课、开展数据治理心得感悟分享;强化全部门“联”,以联为重出实绩,形成办公、组织、财务、运检等9个专业分工明确的《数据质量治理专班工作方案》,促进数据质量治理工作融入专业业务运营管理、融入基层日常业务服务工作;强化全方位“治”,以治为本抓支撑,创新“一书一图一表”,其中“书”为“责任书”、“图”为“治理流程图”、“表”为“问题明细表”,明确各部门数据治理工作目标、方法并签订责任书。

图4工作人员开展数据问题现场核查及治理

打造基础数据一张图,聚焦设备资产、客户服务、电力能量流三类基础数据,理清数据和业务的影响关系,结合数据的产生、流转等全环节信息,构建多视角的数据一张图,形成基础数据全景可视化、数据“查取用”服务、数据运营监测分析三大服务能力,实现“查数、取数、治数、用数、管数”一站式数据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更好服务业务、赋能基层,实现数据资源清、血缘清、流向清、责任清,支撑数据的贯通融合和高效供给。

四、坚持共享共用,健全跨专业数据高效共享机制,提升数据共享服务能力。

打造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采用“按需接入、适度超前”的原则,完成各专业系统孤立、异构的原始业务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及采集量测类数据)的有效汇聚,基于统一模型进行清洗、转换、整合,实现数据标准化、集成化、标签化。通过两级数据中台的融合贯通接口,实现一级系统数据拆分下发和各单位二级系统数据统一汇聚,实现高价值数据接入,实现“让数据等业务”。

构建内部数据共享服务机制,按照“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要求和“最小化”原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公司制度等相关要求,完成公司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梳理发布。建立基于负面清单的数据共享机制和“超市化”数据共享服务流程,超97%的非负面清单数据无需业务审批,直接共享使用;负面清单数据开展字段级精准授权和脱敏后共享,极大简化了数据共享应用模式,实现一次授权、多次使用,有效推动数据在公司内部的充分共享和自由流通。

典型案例4:国网河南公司按照公司负面清单数据共享服务策略,依托数据中台打造的数据申请、审批、自动授权机制,实现非负面清单数据零审批。针对负面清单数据,探索开展数据按列最小化审批模式,通过勾选所需字段,智能生成表级/字段级授权SQL脚本并自动执行,提高字段级负面清单的共享服务效率;同时,针对各专业部门涉及的负面清单数据,与专业部门协商脱敏策略,脱敏后数据作为“非负面清单”,履行零审批自动授权流程,进一步缩小负面清单规模,大幅缩短数据共享时长,推动数据在公司内部充分共享应用。

图5数据汇聚及共享应用服务框架

规范数据对外开放管理,制定《公司数据对外开放指导意见》,明确在政府监管、公益服务、商务增值、公开开放等4类数据对外开放的相关策略及流程机制。构建数据合规管理体系框架,建立依法保护、促进使用的6种工作机制,包括数据识别和分级分类、数据内部共享安全合规管理、数据对外提供安全合规管理、开展数据产品研发发布时安全合规管理、通过互联网电子渠道交互数据时安全合规管理、境内数据跨境安全合规管理等,建成公司“三类五级”的数据分类分级体系。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等各个环节开展数据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合规地使用、交互和共享数据。

五、坚持业数融合,建立数据应用服务机制,强化数据服务业务赋能基层。

利用数据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国家电网高度重视数字化能力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采用“业务+技术”双牵头的数字化建设模式,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培育高价值、高频度、大规模业务应用场景,推动高价值成果在“省-市-县-基层班组”规模化推广应用,统筹开展设备、营销等专业领域RPA典型场景培育推广,助力业务提质和基层减负增效。

典型案例5:天津公司以数据赋能基层减负增效为目标,打造基层数据服务专区统一入口,持续推进数据可视化看板、共性数据集、数据高热场景三类用数模式扎实落地,探索构建智能化、移动化数据服务能力,做到数据“看的懂、查得到、用得好”。其中,蔡公庄供电服务中心利用基层数据服务专业的数据资源和工具,融合应用营销2.0用采等系统相关的10个共性数据集,开发线损辅助治理场景,单台区分析速度由12分钟下降至3分钟,一台区一指标完成率98.42%。

图6天津公司举办数据赋能基层标杆供电所评选活动

建立一体化大数据应用产品体系,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数据,深度融合工商、司法、舆情等外部数据,提炼高价值可推广数据应用产品,构建“两支撑、三赋能”应用体系,对内赋能电网转型升级、经营管理提升和客户优质服务,对外支撑绿色低碳发展、国家科学治理,充分激活电力数据价值。累计发布约1.5万个数据服务产品,在服务国家治理、业务创新和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推动数据增值服务开发利用,以市场需求和价值发挥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围绕产业链上下游10大客户领域,深入挖掘服务双碳目标、智慧城市、企业效率等30余个增值服务方向。制定数据增值服务管理规范,指导公司各单位积极培育新产品、新业务,集中优势打造高价值典型产品;采用数字技术加工转换,形成高附加值的数据增值服务产品体系;推动形成市场导向、产品导向等两类六种成熟商业模式,包括订购、收入共享、双边市场、免费增值、解决方案提供、资质经营等创新数据增值商业模式,激发业务发展活力。

六、坚持产业链协同,构建能源电力大数据创新应用生态,激活电力数据价值。

打造跨行业、跨领域能源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建成包括“一中心、三平台、一窗口、四体系”的“1314”能源大数据体系,建设能源数据共享汇聚一个中心,打造“双碳”战略支撑、能源数据价值创造、能源生态创新三大平台,依托能源大数据对外服务一个窗口,搭建运营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完成24家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140余个地市(园区)开展了能源大数据服务业务。

构建“产学研用”能源大数据创新应用生态,依托中国电力大数据创新联盟、中国电促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等生态载体,坚持“平台+服务+生态”协同发展模式,整合跨专业、跨领域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和产品,实现能源数据的汇聚共享,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能源大数据服务,建成“平台坚强、服务优质、生态健康”的能源创新应用生态。

国家电网将继续秉承“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企业使命,深化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转型升级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为服务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国网力量。

版权声明:如转载或引用请联系项目组并注明文章来源。

联系人: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项目组

电话:010-62385286、010-62386769

邮箱:cfie62385286@163.com

责任编辑:袁海霞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