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阜阳剪纸,巧夺天工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4-09-11 06:19

上游新闻联合安徽阜阳多位剪纸艺术家,剪制不同造型的龙,其中一幅六米长的《腾飞中国龙》巨幅剪纸,让人震撼,受到热棒。

剪纸被称为中国十大国粹之一,是一种实用性强、流行最广泛的民间艺术,剪纸出自民间百姓之手,蕴含着深厚的民间文化,被称为“民间艺术的母亲”。我国是剪纸艺术的故乡,其发源地在中原。阜阳位于黄淮平原,历史悠久、民风淳厚、民间艺术十分繁盛,其中剪纸最为突出。阜阳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通过一张纸、一把剪刀,与节日、门窗、雕刻、服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化环境,表达生活情趣,寄托美好理想和愿望,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是重要的精神文化瑰宝。

剪纸成为阜阳常见的一门手艺,剪刀如鱼在纸面下游,随着剪刀尖划过,细碎纸簌簌掉落,不需多时,红纸打开一幅作品便展现眼前,线线相连、线线相断,千刻不落、万剪不断,镂空纸片、空灵剔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极具装饰性和观赏性,充分体现出阜阳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阜阳剪纸的体裁涉及面广,从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到娱乐活动、节日庆典,甚至宗教祭祀等都是剪纸艺术的题材,既有春耕秋收、织布养蚕、采莲植树,又有放风筝、看戏曲、嬉戏玩耍等表现日常生产娱乐活动的作品,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领域。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赞美道:“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

阜阳剪纸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吉祥物,象征意味极强。通过应用“梅兰竹菊、牡丹荷花、鱼跃龙门、金鸡报晓”等剪纸预祝新年吉祥、花开富贵、年年有余、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表示对宗祖的敬仰、对节日的庆祝、对婚嫁寿诞的祝愿、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等。

阜阳地处中原,其剪纸作品把我国北方剪纸的淳朴浑厚、粗犷豪放和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纤细秀丽融为一体,既粗壮有力、又精巧细腻。构图丰满严谨,具有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厚的文化意蕴;形象生动、色彩饱满、寓意深高远,内涵深刻、情调浪漫、态度乐观、情感丰富,尽情的抒发、美善兼备的创作原则以及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都凸显了中国传统的造物文化观和审美意境,体现了深厚的美学价值。文坛巨匠郭沫若肯定道:“一剪之趣夺天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阜阳剪纸多次获得大奖,享誉国内外,还被当作国礼相送。1996年,程建礼的剪纸《伏虎》在全国彩色剪纸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2000年,程建礼的剪纸《王祥卧冰》又获得“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一等奖;2001年初春,程建礼的剪纸《药王爷骑虎治龙》在“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展"上获金奖;2008年年11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青平的剪纸作品《簪花仕女图》在联合国《全球最佳范例》公益文化活动展览中获奖并被永久收藏。1980年4月,日本著名剪纸艺术家藤井增藏先生访问阜阳,对阜阳剪纸赞叹不已,还专门著文宣传。2001年阜阳界首市和颖州区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阜阳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88年,刘继成与王家和合作的剪纸作品“红楼梦”被作为礼品馈赠联合国。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花,阜阳剪纸为增强我们的年味贡献可大了。阜阳剪纸这朵民艺之花,一定会开放的越来越鲜艳,并且红遍全中国,响彻全世界。

作者:福州市作家协会苗向东

责任编辑:袁海霞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