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线控与自主芯片技术不断更新 国产化转向平台迎接无人驾驶时代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4-08-08 10:42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

无人驾驶的方向盘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伸缩、可以收纳、还可以不需要方向盘?汽车界全新变革也将转向系统的研发与技术推向了新的阶段。作为转向机系统的专门生产企业,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已经在高级辅助驾驶技术方面做出了更多新的改变与尝试。

线控车辆试驾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王旭平坦言,现在的转向机系统已经不是10年、20年前的技术。现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乘用车技术的新标杆,汽车转向机技术的开发与制造也随之迎来了巨变。

逐步走向量产化的线控技术

提到无人驾驶的最新转向技术,最热门的技术热词便是线控。驾驶员的操纵动作通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信号经分析处理后,通过导线直接传递到执行机构。由于不受机械结构的限制,可以实现理论上的任意转向意图。特斯拉、丰田、比亚迪、蔚来等整车厂都在加速线控转向技术的市场化。

近日记者在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烟台工厂了解到,以“合”转向平台系统制造的线控转向机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王旭平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转向机研发生产的企业,我们见证了整个转向技术的演变,30年前从机械转向机开始,大约在1996、1997年,中国进入液压转向机的时代。在2008年左右,中国进入了电动转向机的时代。未来几年,我们将逐渐进入线控时代。这是一个由机械转向机、液压转向机、电动转向机,慢慢进入全新的线控转向机的过程。

市场营销副总裁王旭平分享转向产品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战略

转向机最热门的技术便是目前针对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线控技术,博世华域“合”平台的线控转向产品将助力中国乘用车实现弯道超车。

现在,国家陆续会发布各种各样的政策加速中国市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产品规划部/CSER项目总监李钊认为,从整个市场或者是整车厂来看,去年新能源汽车L2级别及以上,如L2+,或者我们说的L2+++自动驾驶的装车率达到了40%,同比增长近10%,今年这个数据会持续增加。并且以华为为代表的各家车企都在推出自己的自动驾驶方案。在级别越高,其自动程度就越高,目前装载了L3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辆已经达到了无人驾驶水平。

产品规划部总监李钊讲述博世华域产品路线和未来转向产品规划

目前,两大趋势驱动着博世华域线控转向产品的未来规划。一是高阶自动驾驶,高阶自动驾驶需要支持L3及以上的全冗余转向产品。另外,为了实现一些新的高级功能,线控技术以及可以完全可收纳的方向盘也将具备市场需求,同时,这也为整个智能舱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二是智能底盘,除了线控外,这一趋势还将催生后轮转向、48伏架构和跨域融合技术解决方案等新需求、新方向。

“合”平台全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合”平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48V解决方案

当然,目前线控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总院院长TomislavPOROPATIC表示,在博世华域把线控转向产品推向市场时,安全性始终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这种安全不仅是功能上的安全,也包括其他维度的安全,比如信息安全等。此外,从驾驶者的角度来说,在线控转向的应用中,驾驶者并不希望其和传统的、习惯的电动助力转向有驾驶体验上的不同。如何实现平稳过渡,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事情。

研发总院院长PoropaticTomislav分享智能车辆动态控制转向产品发展

另一个挑战则来自于经济性角度。目前,线控转向系统的市场价格可能会比传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价格高一些,在研发和推广过程中,如何更好实现它的经济效益也是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总院副院长唐少波也表示,在当下市场上,采用线控技术的车型确实非常有限。

研发总院副院长唐少波为媒体分享本土创新引领中国转向市场

李钊认为,要将线控转向技术大范围投入于市场,首先且最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的完善,目前来看,相关法律法规最快可能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推出,再结合目前整车厂的计划,线控技术的“量产化”、“市场化”最快也要在2025年年底实现。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博世华域显然已经准备好了。

掌握芯片技术做中国自己的转向机

线控转向技术的实现得益于企业多年的积累和努力,博世华域是一家通过合资逐步突破国产化技术的企业,该企业通过三十年来的技术引进吸收,目前作为汽车转向系统的专业研发制造企业已经形成两大产品平台,一是本土化研发平台——"合"平台,另外一个是博世全球研发平台——SCU3平台或者SCU4平台,也就是第三代平台、第四代平台的意思。对于博世华域而言,这两大平台的并进相当于“两条腿一起走路”。

也就是说,完全实现了本土化技术的掌控,充分保证了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

博世华域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其母公司为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51%)和上汽集团旗下的华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49%)。。到今年正好是合资合同签署的第30年,博世华域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比较早的合资企业之一,在推动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王旭平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讲述了国产化的历程:“从整个汽车行业来讲,最早我们是一种“临摹”——依样画葫芦。那时候我们做转向机,不懂真正的机械原理。后来从临摹状态,进入到能够理解背后的一些机械逻辑、电子逻辑、软件逻辑,能够掌握一些技术的年代。再到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不仅仅是转向机,其他零部件也一样,由于中国的客户要求越来越领先,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创新的时代。现在不再是临摹或者完全的拷贝,或者完全用合资方的一些东西,而是通过自主创新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这是我感受到的近30年的变化”。

此外,在国产化道路上,博世华域也在做一些本土化的芯片研发、ECU自制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适应中国客户的特定需求。

唐少波表示,“合”平台管柱式助力转向系统所配置的芯片皆为国产芯片。从MOS、CAN、传感器,到ECU控制器,再到CPU芯片、预驱、GDU、SBC(电源管理芯片),RPS(角度传感器芯片)。2021年,博世华域已经布局、实现本地化的国产芯开发,目的是要拓展芯片的来源。

新型产品依赖于全新的工厂制造

先进的产品与产线在博世华域烟台工厂都得以体现。记者在该工厂看到了面向中国市场的——“合”平台转向系统的新解决方案,其中还包括采用国内领先芯片开发的技术。

烟台工厂作为博世华域本土自主研发成果——“合”平台转向系统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该工厂已具备全面的产品谱系及行业领先的转向系统产品产能。博世华域的产品包括目前国内非常主流的双齿轮式齿轮齿条电动转向机、平行轴式的齿轮齿条电动转向机,还有单齿轮式电动转向系统。

齿条加工

“现在我们在上海、烟台、武汉、南京都有生产工厂,且四地都设有研发中心,各有不同的研发方向。”王旭平介绍说。此次记者随行参观的博世华域烟台工厂负责转向系统应用开发和平台机械结构的开发,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市场需求。

烟台工艺经理赵喜涛带领媒体老师参观专机车间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公司厂长邹文红表示:“博世华域烟台工厂依托于华北地区客户以及产品出口带来的业务增长机会。”

烟台工厂厂长邹文红发表讲话

而其制造能力则依托于更先进的生产流程与工厂。自2020年至今,博世华域烟台工厂在生产制造智能化的方面持续投入,通过开发智能化系统及设备,打造兼具自动化、数字化的先进智能工厂。其四期项目致力于规划建设工业4.0样板生产线,使用先进AGV(无人自动牵引车)实现物料配送过程的无人化操作,并配合先进的算法数据模型,实现JIT(准时化生产)的生产模式,降低工厂内部的在制品库存,实现“即送即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项目已于2023年10月正式建成投产。

AGV小车搬运物料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公司副厂长侯晓峰表示:“通过拓展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和产线改造两个方面的能力,博世华域烟台工厂成功实现了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并提升了盈利能力,达到了行业内领先水平。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转型,以先进技术赋能工厂产能升级,成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示范。”

烟台工厂副厂长侯晓峰回答媒体问题

最新消息是,“合”平台全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HE4R-D6是博世华域在今年4月初的第一款首发项目,在烟台工厂下线,“这是一款我们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产品”。伴随着客户的投产,产品一上市便达到了非常大的批量,并计划于明年实现量产。

责任编辑:徐如玉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