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中车数字:6621精益管理体系,重塑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4-08-01 12:31

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图为中车数字项目团队收到来自三一重工的锦旗。

“2023年新签订单9亿元。自2018年成立以来,累计新签订单超过22亿元。”稳步递增的业绩见证了这家脱胎于中国中车,成立仅六年以数字化软件业务起家的企业辉煌历程。

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数字)于2018年1月在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以“IT(信息技术)+OT(操作技术)”为核心驱动,致力于为制造企业的全流程管理和全场景应用,提供“以工业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制造业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策源地,也是核心技术应用的试验田。

中车数字智能运营业务主要负责人张杨向中国工业报介绍道,“中车6621精益管理体系”以“联接、数字、智能、效率、质量、柔性”为核心业务理念,通过6621精益数字平台(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产品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传统制造企业输出适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前沿的信息化软件产品以及卓越的项目管理服务,为客户“智改数转”量体裁衣,重塑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制造方面,以数字化工厂为载体,以工业软件与智能装备为主要抓手,赋能设计、生产、工艺、制造、运营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智能运营方面,基于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辅助智慧决策等智能运维模式,精准服务城轨车辆运维的“黄金”后市场;智能产品方面,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业为目标,通过数据与软硬件的集成融合,提升各类生产运营场景的作业效率与管控水平。

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为以上三大业务板块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治理、分析建模等完整的功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打造更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从横向角度看,公司业务贯通产品、供应链到设计工艺、生产质量、物流运营以及服务整个阶段。”张杨说道,从纵向来角度看,我们是以工业软件来定义产线、定义业务、定义设备。最开始我们从轨道交通开始切入,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工程机械、电气设备等领域的百余家客户提供服务。

从精益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离散制造业的特点,以“联接、数字、智能、效率、质量、柔性”为核心业务理念,打造了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运营三大解决方案平台,结合平台形成了一系列核心产品,通过“平台+产品+服务”模式,推动企业生产力不断提升,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张杨向中国工业报介绍说,目前中车数字在大连、苏州、上海、南通、成都、深圳等地设立多家分子公司及创研中心。分子公司的建立提供本地化的售后能力、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保障能力。

据悉,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软件企业,中车数字先后中标2019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2020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被评为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省研发型企业、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南京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南京市首批“智改数转”服务商、省三星级上云企业。

未来,中车数字将继续把精益管理思想融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中,完善数据的科学采集、存储治理、分析建模等功能,构建全新的制造业数字化生态体系,以更多的数字场景服务“中国智造”,持续创造最大价值!

责任编辑:袁海霞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