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云上普惠守边守农守民,看这家村镇银行绘就的“六大底蕴”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4-06-14 10:37

你是否身临其境,或远隔万水千山,对此地有过驰思遐想?

这是一片文明璀璨、岁月悠久的历史沃土,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遍布各处,根源华夏、底蕴厚重;这是一片多民族聚居、生生不息的华夏乐土,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于此,昭昭之宇、日升月恒;这是一片灿若星辰、薪火相传的文化摇篮,傣文化发祥于此,熠熠生辉、源远流长;这是一片凤竹环绕、榕树垂须的梵净圣地,勤劳质朴的人们缘水禅心、乐善好施,一座座奘房香烟缭绕、佛音袅袅;这是一片边境线长达169.8公里的山高云壤之地,口岸经济活力四射,农业发展持续繁荣;这里就是享有“千年边城、南疆明珠”之美誉的--云南省瑞丽市。

以涓涓细水润泽广袤的沃土,用缕缕清风轻拂希望的田野。流淌着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普惠金融的温暖与浪花,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以“农”为纸,以“农”为笔,以“农”为墨、以“农”为基,持续绘就自身的“六大底蕴”,既:政治底蕴、民族底蕴、边境底蕴、口岸底蕴、普惠底蕴和“三农”底蕴,“支农支小”的初心更加鲜亮,“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更加坚定。同时加强党建阵地建设,持续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资金供给,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在守边、守农、守民上营造独特的温暖,点亮别样的光芒,坚守实干的信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富活力的金融底色。

党建共建“结对乡村”,充分彰显深厚的“政治”底蕴

近年来,在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党委的全面引领下,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持续提升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创新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持续推动党建工作走出去、沉下去、深进去、贴上去和融进去,以助力乡村经济“小而美、新而美、强而美”为工作动力和发展特色,通过党建凝聚、增强、夯实队伍力量,同时借助政治活动锻炼、锤炼和提升队伍素质,绘乡村、画乡村,惠乡村、强乡村,党建工作在乡村找到了更为坚实的立足点和施展的舞台。

隶属于勐卯镇勐卯行政村的西门村,是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挂包村”,更是该行纽带紧密、联系密切的党建共建村。据了解,西门村现有常驻人口1200多人,其中原住村民120多户、450多人,是一个以傣族居民为主的傣族、汉族聚居地,其中傣族居民达90%以上,大部分村民以农副产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为主,少量村民从事水稻、柠檬等农作物的种植。

自建立“党建引领,协作互助”关系以来,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组建了挂包、驻村、普惠同步肩负“三大职能”的工作小组,深入西门村展开全面了解,切实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摸准村情,找对路子,才能因地施策。一是抓住核心,二是精准解困;三是持续巩固。村庄虽小,但有百家难、百家情、百家需。我们走进西门村,住进西门村,深入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习性,分析该村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的困点、难点和堵点,以及党建引领力的发挥程度,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服务举措。”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志升介绍说道。

乡村的美丽与否,关键在于党建工作的持续引领和勇于作为。

经了解,西门村前期存在党建活动室比较简陋,党建文化墙建设经费不足,道路夜间照明存在“多个盲区”等多个困点。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迅速采取行动,在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向西门村捐赠了5万元的建设经费。

有了经费支持,西门村的党建活动室变得铮明瓦亮,崭新的会议桌能够满足党员和群众召开各类工作会议;内容丰富、凝聚力强的党建文化墙,吸引村民们时常前来参观学习;新按装的路灯,照的村民们的心里更暖了、更亮了。

增强政治的主动性、大局观,就是抓住了党建工作的核心。金融党建与村居党建通过“结对子”“搭膀子”的方式,让老百姓在实现乡村振兴、奔赴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更为团结在党的周围,依靠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截至目前,双方开展党建共建活动16场次,在该村投放各项贷款逾900万元。

传播弘扬“傣文化”,充分彰显深厚的“民族”底蕴

你是否到过瑞丽市?如果你身临其境观看过象脚鼓舞,或聆听过象脚鼓激昂的乐声,你一定会被这种欢悦的氛围和乐声深深感染、久久难忘。这是一种源自古老历史的“天籁之音”。

据了解,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最广泛、表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多种表演形式,主要用于祭祀神灵、驱灾辟邪、庆祝丰收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瑞丽,每逢节假日、重大活动等,象脚鼓舞是必不可少的表演曲目。

依保,傣族,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敲打、制作象脚鼓、玎三赛,先后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被当地多所学校评为象脚鼓、玎三赛乐器演奏的指导老师,先后荣获2015年中国德宏泼水节“金鼓王”象脚鼓大赛金奖等多项殊荣。

“象脚鼓舞是瑞丽最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也是在国内、以及全世界范围内传承、保护、推广、普及最为广泛的地域之一,也是象脚鼓舞和象脚鼓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众多的史料记载和家族传承。我行更是高度重视傣文化、象脚鼓舞表演以及象脚鼓制作和技术的推广,一直以来,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继承、传播和推广等提供最为坚实的金融服务。”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行长李佳丞介绍说道。

2020年初,由于依保家的房屋自然老化,出现了屋顶漏雨、部分木质构件断裂等情况,成为了一座“危房”。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用在购买木材以及建造新房子上。房子从开始规划到基本成型,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陆续续投入资金70多万元。

建房子需要大笔资金,制作象脚鼓、玎三赛同样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此时的依保,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从未在银行借过贷款的他,一时无处筹措资金。他只能一边制作少量的象脚鼓、玎三赛,卖出后再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建造房子。这种办法虽然缓和了资金窘困的局面,但乐器制作和房子建造上出现了“两头慢”“两头迟”的情况。乐器无法按时制作交付,客户催;房子迟迟无法建成,媳妇催;他简直是“难上加难”。

得知依保的困难后,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队客户经理苏子恒立刻向其展开“上门送贷”,主动为其纾困解难,将信贷政策讲全说透,消除了他心中的顾虑。在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帮助下,他家的房子顺利完成建造,乐器制作也回归正轨,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困难,瞬间迎刃而解。

再次来到依保家中,他一边向我们介绍象脚鼓、玎三赛的演奏技巧,一边讲解制作这两种乐器所需的木质和材料,他还拿起自己钟爱的玎三赛,向我们自弹自唱起《歌唱恩人共产党》,弦声沁人心扉,歌声情深意长。

边境线上“做小做散”,充分彰显深厚的“边境”底蕴

在瑞丽,最为独特、典型和优美的景观,非“一寨两国”莫属。在全长169.8公里的边境线上,一个个村庄与缅甸仅有一沟、一树、一水、一尺、一寸之隔。放眼望去,是青山绿水、蔚为壮观的美,是山川延绵、云壤情深的歌。

姐相旺村与缅甸仅有一尺之隔。农资经销商坐也,曾是一名销售农资的业务员,天南海北的奔波忙碌,与众多客商打交道,也让他看到了农资的巨大商机。

家家种玉米,户户有耕田。在这个山高地阔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种出了一个个粒实个大、口感清甜、营养丰富的“瑞丽玉米”。姐相旺村更是边境线上、玉米产量最大的村庄之一。

要想农资卖得快、卖得好,坐也更有着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小窍门。为了让村民们成为自己的忠实客户,他总是把一些有机肥、生态肥、复合肥等肥料,赊给村民们。待村民们玉米收获后,再结算肥料款。村民们不但可以通过玉米的亩产察看肥料的好坏,也进一步验证了坐也的人品。正是坐也的“敢对外赊账”,让自己的农资生意变得格外红火。

俗语言:有利的事情,往往也有弊。坐也对外赊账,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大概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资金回笼的账期也在三个多月,肥料既是资金,生意越红火,积压的资金越多。大量积压的账款,令坐也出现了入不敷出、周转困难的尴尬境地。

沿着边境线“做小做散”,贴着边境线“支农支小”。近年来,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竭力打造“边境信贷柜台”,将各类信贷产品送到边境各村庄和农户家中,助力边境经济、边境农业更为欣荣发展。

正当坐也为了资金左右为难时,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二队客户经理岩冷走入坐也的家中,不仅向其讲解了各类信贷产品,还根据坐也的经营情况制定了最为适配的金融方案,嘴里说着不用贷款的坐也,彻底被岩冷的专业所吸引,对贷款的吸引力动了心。

有了贷款的支持,坐也的困难得到了有力解决,农资生意变得更加忙碌。截至目前,围绕边境线,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累计开展各类授信超4000万元。

全面畅通“信贷渠道”,充分彰显深厚的“口岸”底蕴

“世界红木看中国,中国红木看瑞丽。”

瑞丽制造的红木家具不仅实用性、观赏性强,还更具收藏价值。在当地政府产业化引导下,已成为云南地区、乃至国内最大的红木原材、红木家具、红木工艺品的产销集散地。

走进万建斌创建的瑞丽市万森红木家具有限责任公司,便被一排排、一件件雕工精湛、品质一流、精美绝伦的红木家具所吸引和感到震撼。

“我们这些红木家具都是通过在缅甸采购的红木原材制作而成的。为了确保好料出好品、好工出精品,我们的生产工人都是聘请的技能最为精湛的师傅生产的。我们能够确保每一件红木家具都别具一格、独具匠心。无论是红木的温润感,还是每一个的小细节特殊处理,抚摸上去有一种丝滑的肌肤感。尤其是潜在的收藏价值,可谓是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企业创建人万建斌介绍说道。

2018年3月,红木原材进口价格一路上涨,看准时机的万建斌便在缅甸预定了一批红木原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本应按期回笼的应收账款,却在此时迟迟没有到账。经过多次催要,这笔款项短期内形成“积压”。如果不能按时付款,预定的红木,肯定会被扣压,预交的定金也很难要回。面对原材和钱款即将陷入“两失”的险境,万建斌多方筹措资金,仍有很大的缺口。

在这种十万火急的情况下,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接到了万建斌申请贷款的电话后,该行客户经理罗庆璐立刻前往万建斌处展开贷前调查。经调查,万建斌已经形成了多笔应收账款的“积压”,库存红木原材即将消耗殆尽,向缅甸方预定的红木原材,预付了60%的定金,经过他多方筹措,仍有近30%的差额。通过查看家具销售情况,近三个月销售比较稳定,近三年来未发生应收账款实质性坏账。经过客户经理罗庆璐一些细致入微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判断出此笔贷款完全可行。

信贷资金到账后,万建斌迅速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尾款,红木原材也顺利通过口岸运抵。通过在生产经营上的准确判断和用心经营,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广。

“这些年,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并非一帆风顺,在资金周转上也时常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事。即便我们企业碰到了很多困难,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从未有过不合理的抽贷、压贷、断贷。正是该行时刻保持畅通的信贷渠道,让我们这些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化解困难上有了一些缓释的空间。”企业创建人万建斌介绍说道。

为新市民“贷”去幸福,充分彰显深厚的“普惠”底蕴

一个地方是否发展可持续,不仅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更需要有温度的金融环境。

“瑞丽是一个人口流动比较大的城市,让更多的外地人在瑞丽这片经济沃土长期扎下根来,把家安在瑞丽,瑞丽的经济发展将会更加前景广阔。瑞丽不仅美丽,更是一个包容性更强、以及更具金融温度的城市。针对在瑞丽创业的外地人,我行不仅没有本地人、外地人之分,还向这些外地创业者提供更优渥、更贴心的金融服务,助力他们实现创业梦。”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志升介绍说道。

潘恒星,广西桂平人,于2007年开始在广东学习玉石加工的技能。用他的话讲,当学徒工的时候,每天要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时间,并且没有双休和年休,十几个人住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的宿舍里,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正是怀着美好的创业梦,让潘恒星坚持了下来。2010年,手艺学成后,他便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瑞丽,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创业路。为了支持他的创业梦,让他的创业变得稳定一些,在老家务农的父母,更是卖掉了很多值钱的家当,以及向亲戚借钱,帮其在瑞丽购买了一间门市房。潘恒星一边创业,一边用挣来的钱还购房时的借款,生意一直做得很小。

经过几年的打拼,潘恒星从最初的“学徒工”,成为了瑞丽德龙国际市场上技能精湛的“雕刻大师”。

2018年10月,潘恒星准备购买一批玉石原材,可资金出现了困难。他深知,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当地银行很难借到贷款,可他四处筹借资金,仍有很大的差额。没有办法的他,仍然硬着头皮向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打去了电话。

也许,正是这一个电话,让他彻底转变了对银行的看法。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接到潘恒星的电话后,便通过电话快速了解了一些“第一手”信息,并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他的经营场所,展开了贷前调查,本着对新市民“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优惠信贷政策,很快为他办理了一笔贷款。

得到信贷资金支持的潘恒星,玉石生意更是越做越大,由过去的一间门市房,变成了现在的两间。“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给了我这么大的支持,我一定干好玉石生意,让玉石增添更多乡愁和乡情,让瑞丽更加温暖和充满希望,做一名有情有义的新市民。”客户潘恒星表示说道。

“小贷款”挑起“大产业”,充分彰显深厚的“三农”底蕴

在王洪江经营的瑞丽市锋鑫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大型冷链运输车正在装运辣椒、茄子等蔬菜。

“我们这一卡车可以装运40多吨蔬菜,我们主要发往上海。我拉这家企业的蔬菜5年多了,从来没有因为蔬菜品质发生过任何纠纷。蔬菜品质有保障,价格也能够稍微高一些,我们也能稍微多赚一点。”贩运蔬菜的乔师傅介绍说道。

作为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支持了十多年的客户,王洪江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8个冷藏库、2个制冰厂的龙头企业。他在农业发展上更是探索出了一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农业这个风高浪急的行业里,闯出了一条稳健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他的蔬菜种植基地,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更是为它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虚拟村寨--锋鑫村”。

在这个蔬菜大棚连成排、蔬菜瓜果四处飘香、基地面积边界广阔的地方,住着60多户来自保山等地区的农户,他们中间有的人家在瑞丽租地种菜20多年,有的人家租地种菜10多年,无论年份长短,他们都有多个相同的特征,一是户口不在瑞丽,仍保留着原户籍;二是他们将瑞丽视为自己的家,在这片土地上勤奋劳作着,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更是将他们赞誉为“新边民”。

杨学国,保山人,在瑞丽租地种菜20多年了,在王洪江的蔬菜种植基地租地种菜10多年了,现租种了20亩地、32个蔬菜大棚。

2022年10月,杨学国不仅需要支付土地和蔬菜大棚的租金,还要更换一批出现破损的棚膜,加之购买种植所需的蔬菜苗、肥料等,他在资金上出现了短缺。基地拥有者王洪江,虽已向杨学国延期收取租金,但杨学国仍然在蔬菜种植上缺少充足的资金。

得知杨学国的困难后,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三队客户经理李本银立刻按照“虚拟村寨”信贷政策,快速为他办理了一笔授信额度高、授信期限长、还款方式灵活、利率更为优惠的贷款,也彻底解决了他的“忧心事”。

再次来到杨学国处,他与爱人正在忙碌着采摘西红柿、红圆椒等蔬菜。

“在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持下,让我们这些不是本地户口的农户也用上了实惠的贷款。别看这些额度比较小的贷款,但为我们这些种植户带来了大帮助,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现在,我家的两个孩子,一个即将大学毕业,另一个考上了公务员,两个孩子都是靠我们夫妻辛苦种菜供出来的,孩子们都出息了,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农户杨学国满面笑容说道。

截至目前,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累计投放与种植业相关的贷款超2.5亿元。

扎根边疆,普惠为民。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将持续构建具有政治使命、民族特色的村镇银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用更多金融活水浇灌边境经济、润泽口岸贸易,持续加大信贷资金的供给,让又普又惠的金融服务更为广覆盖、易获得和可负担,让瑞丽这朵“经济之花”绽放得更加色彩绚丽。(许庆鹏 文/图)

责任编辑:袁海霞
热点内容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