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单独成立发动机公司?中航工业称“不知情”

2018-11-23 15:19
  前不久有报道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将被一拆为二,其中航空发动机制造板块将成立新的独立公司。
  报道称,分拆计划旨在打破发动机研制这一中国大型客机和运输机发展的瓶颈,之后中国航空发动机与整机将分开研制,以打破“一厂一所一型号”的旧模式。
  记者日前在北京就这一消息向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求证。他并未就此消息的虚实做出直接回答,只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分与合
  报道称,拆分后成立的新公司的名字可能被定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今年年底前完成分拆重组,中航工业集团内的航空发动机板块资产将被注入新成立公司。目前中航工业内涉及航空发动机主机、传动和控制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航空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等,而2009年刚成立的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被传将进入新公司。还有建议称,航天和舰船体系的发动机研发制造资产也应打包注入新的发动机公司,但目前此方案尚未获得证实。
  “关于国家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动作,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报道,但这个报道怎么来的,我们也不清楚。”林左鸣10月上旬在京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航空动力是整个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它是一个需要比较大投资,花比较长时间来打造的一个重要产业。林左鸣坦言,中航工业一直很关注对航空动力领域方面的投入,但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靠航空动力自身能够不断地形成利润,形成资金的积累做投入显得比较困难。对我们来说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做好业务组合,通过其他领域的业务能够赢得利润和现金流,来支撑航空动力的研发和发展。”事实上,中国航空工业曾经历多次重组,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11月,由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分立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合并,整合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系国内军工集团第一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中航工业旗下拥有23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在香港上市,集团总市值为2000亿元。
  利与弊
  航空发动机被看作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英、法、俄等少数国家。航空发动机也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据悉,以“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成功为标志,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发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能力,实现了军用航空发动机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对航空发动机技术出口限制越来越严,我们引进技术的难度非常大。中航工业发动机分党组书记陈锐坦承,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一直滞后于整个航空工业,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能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外界对我们的信心不足。
  从历史上看,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基本特征为“一厂一所一型号”。“随着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的发展,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陈锐分析,新一代装备的研制远非一厂一所能够包揽,单打独斗、闭门造“机”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
  陈锐认为,亟须按照专业化发展的模式整合全行业的力量,切实解决资源和力量分散,设计、制造技术链条割裂等难题。同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机制。
  陈锐的上述论述被认为是中航工业在发动机制造领域的重组动向。他提及的“一厂一所一型号”的模式正是制约发动机研发的桎梏。从中航的科研体制来看,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跟随型号:要研制一款飞机,才会去研发一款配套的发动机;如果飞机项目下马,发动机研制也随之下马。
  中航工业旗下一家主营发动机业务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相对的是,英美等发达国家航空发动机与飞机研发基本是分开的。相较于航空器机身研发,发动机的研发难度大、工艺复杂,且周期长,发动机核心机的设计研发需提前于飞机整机研发。
  业内专家据此指出,航空发动机业务分拆并非只有利没有弊。航空动力和飞机整机之间有很多问题需要协调,剥离成两个主体后,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谁来做?不难想见,这将比分拆前的协调难度更大。但如果由一个集团出面协调则相对更好。

相关报道
  航空发动机叶片将在明年投产

  与世界强国相比,国产飞机主要落后在发动机上,而高性能的发动机叶片又是国产航空发动机的一个短板。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航空发动机含铼高温合金叶片项目有望破解这一短板。
  上述项目日前在四川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拉开建设序幕。按照计划,项目将于年底前完成全部土建及内外装工程。明年初开始全面设备安装、工艺调试及试生产,明年下半年将正式投产运行。
  据介绍,含铼高温合金材料及叶片是制造航空发动机和工业汽轮机的关键材料,目前全球只有美、英两国的三家公司有类似产品,国内尚未有生产含铼高温合金叶片的厂商,主要依靠进口。
  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工业汽轮机叶片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及技术服务。其航空发动机含铼高温合金叶片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集高温合金真空冶炼、航空发动机(工业汽轮机)叶片精密制造、叶片维修三个完整产业链,辅以高温合金材料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的现代生产基地。   (陈栋栋)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