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绍海塘(杭州段)遗址迁移在中交三航局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项目现场正式拉开序幕。这一节点标志着浙江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与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向提升。
萧绍海塘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见证杭州水利历史的重要遗迹。然而,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项目的建设需求与文物原址保护产生了冲突。
为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中交三航局项目团队决定对海塘实施局部迁移异地保护。主要施工内容为将海塘整体平移约510米,与新坝二线船闸及周围区域共同规划为城市公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
此次文物遗址迁移工程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次文化使命。项目团队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保护方针,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次遗址迁移工作采用“套箱切割+局部落架”技术,结合三维扫描建模、SPMT模块化运输等科技手段,确保每块条石、木桩的精准定位与复原。
针对土塘结构较脆弱、难以实现精准位移的难点,项目团队将创新运用树脂固化、液压同步顶升技术,实现毫米级位移精度控制。
同时,中交三航局项目团队还将千余块条石按原工艺编号重组,松木桩经脱水排盐处理后原位展示,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原真性。
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项目是新一轮国家高等级内河航道“三横四纵”中“一纵”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也是浙江省目前为止建设尺寸最大的船闸和首座智慧船闸。
未来,随着新坝二线船闸的建成和文物新址的开放,这里将成为展示杭州水利文化、传播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