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韩丽娜
全国第一台常压热水锅炉产自辽宁凤城,全国汽车增压器行业标准出自辽宁凤城……在“十四五”蓝图刚刚绘就之际,这座曾经的东北边陲小镇正在变身成为一座魅力之城,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加强龙头产业集群建设、人才资本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出发,形成以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硼铁资源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有色金属加工4大传统产业集群和食品饮料、新材料2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4+2”现代化工业体系,一座“工业名城”正驶上快车道,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与胆识,书写着工业富市的新篇章。
5月10日,本报在凤城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前,凤城市正在大力推进“六个名城”建设,其中“工业名城”的推进成果显著。据凤城市工信局介绍,一直以来,凤城市工业经济基础比较好,在丹东乃至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中分量比较重。近两年来,在凤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引导扶持下,全力推进“工业富市”战略,努力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工业名城”,形成了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硼铁资源综合利用四大产业为优势特色和新材料和饮料饮品两大新兴产业,全市已经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符合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根据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和实际申报纳税信息,全市中小微企业注册1677户,2021年规上企业为84户。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00.6亿元,2021年一季度,8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25.6亿元,同比增长26.9%,增加值同比增长19.3%。
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形成强大的地域品牌优势
凤城市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产品,打造地域品牌,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凤城市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是辽宁省“县区级百户产业集群”,凤城市是“中国内燃机工业增压器产业基地”、“辽宁省增压器出口基地”。重点企业有太平洋神龙增压器、亿达精密机械、合鑫机械制造、润桥机械制造、东方增压器、时代龙增压器、万通机械、瑞普增压器、东晟增压器、万丰增压器、凯驰内燃机、通达轴业、曙光汽车半轴、承业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聚明显、科技研发能力强、产品品种齐全,主要生产增压器整机、零部件、汽车半轴、起动机等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同济大学、中科院沈阳分院、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与凤城市20多家企业长期定向产学科合作,成立了辽宁省汽车增压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有多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有省级汽车增压器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凤城市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品齐全,除了国际顶尖企业,凤城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与国内的无锡基地等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年可产各类汽车增压器200万台,主要产品:增压器整机,增压器壳体、叶轮、止推轴承、排气阀、气封板、转子轴、中间体等配件,汽车半轴、起动机,发电机,仪表,分电器等,其中以汽车增压器、半轴、起动机等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压器整机为淄博柴油机厂、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主机厂配套,并为售后市场提供服务。国际上,产品出口至英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等40多个国家,尤其在中东地区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力;有较先进的加工设备,与国内同样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相比,凤城企业的加工设备并不逊色,德玛吉五轴加工中心、申克压气机轮平衡机、蔡司三座标仪、瑞士四目白光扫描仪、哈挺高精密数控车床、等先进设备,均有使用,很多企业与霍尼韦尔、博格华纳、马勒以及一些国际国内顶尖企业配套;注重研发创新,10多家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和中科院沈阳分院、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组成战略联盟,建立了汽车增压器院士专家工作站。神龙、通达、亿达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润桥、合鑫、凯驰、承业、时代龙等10多家企业建有丹东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上海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等多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建设汽车增压器产业省级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多年来,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自主设计开发的可调截面涡轮增压器、钛合金涡轮增压器、电子执行器部件等多项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硼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实现硼、铁、镁、铀资源的充分利用
凤城市硼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共有44户,其中,规上企业3户,重点企业有辽宁首钢硼铁有限公司、翁泉硼镁股份有限公司、兴东硼化有限公司、凤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依托全市丰富的硼铁资源,实现硼铁产业升级和聚集,提高硼铁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了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硼、铁、镁、铀资源的充分利用。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辽宁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丹东市“小巨人”企业,2018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硼铁资源硼和镁的优势,实现硼镁铁精粉的就地加工,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含镁球团项目,生产镁质硼铁球团矿,改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同时提升镁、硼等元素在产品中的价值。
产业发展方向一是提升产业链,壮大硼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实力。以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凤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全力提升硼砂、硼酸、铁精粉、碳铵、球团、钢铁等全产链系列产品规模稳产水平,壮大集群实力。尽快完成总投资5.2亿元的凤城化工集团硼氨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0万吨含镁球团生产线项目建设;二是引导钢铁企业自主开展所有生产环节以及大宗物料产品运输实施升级改造。生产工艺过程等工序的物料破碎、筛分、混合等设备应设置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高炉炉顶料罐均压放散废气应采取回收或净化措施。因厂制宜选择成熟适用的环保改造技术。烟气脱硫应实施增容提效改造等措施,提高运行稳定性。帮助凤城钢铁有限公司摆脱困境重新启动生产。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快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精深加工水平
全市共有41户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2户,重点企业有丹东耘垦饲料有限公司、丹东市耘垦牧业有限公司、辽丰禽业有限公司、辽宁东盛食品有限公司、丹东君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如牲畜家禽屠宰、饲料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和坚果加工;食品制造业如速冻食品制造、蔬菜、水果罐头制造、其他罐头食品制造、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等。
凤城市将充分依托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和现有企业的产业基础,采取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投入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将小浆果、山野菜、肉食鸡、板栗等优势产业做大。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重点在水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禽畜、经济林等行业培育一批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优、拉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作攻关、工艺更新、设备改造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企业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原料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营养化方向发展。
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依托丰富的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提升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全市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共有82户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8户,重点企业有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丹东青城子矿业有限公司、辽宁汇宝金业有限公司、辽宁金凤黄金矿业有限公司等。全市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依托全市丰富的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提升了黄金、铅、锌、银等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了骨干矿山企业采选、冶炼、加工一体化经营,实现了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生产和精深化加工。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以浸矿菌种、生物反应器为核心的技术,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整体水平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整体世界领先水平。天利公司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十五重点黄金科技攻关项目产业化基地、中国黄金集团技术中心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凤城市将不断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脱传统“跟随型发展”,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孵化器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采矿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努力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实现资源与开采环境数字化、技术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视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生产管理与决策科学化。
新材料产业聚焦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石墨块等系列炭素制品及石墨烯
凤城市新材料产业共有8户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户,重点企业有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凤城市瑞星炭素制品有限公司、辽宁恒通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凤城市联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凤城市新材料产业主要生产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石墨块、特种异性石墨等系列炭素制品及石墨烯、高纯氢氧化镁等。2019年凤城市宝山炭素有限公司和丹东鑫兴炭素有限公司进入全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分列第51、78位。2019年12月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认定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2019年辽宁省瞪羚企业(全省128家,其中丹东市入选3家)。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国内同行业3强榜。
支持辽宁恒通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新材料研发制备产业园项目、丹东同合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吨高端氧化钙项目、凤城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氧化钙生产项目、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建设项目。引导和鼓励企业向科技含量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竞争性强的方向发展。
饮料饮品产业生产规模升级,凤城老窖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投资8亿元,将建工业影视基地
凤城市饮料饮品共有28户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户,重点企业有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辽宁广耀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辽宁绮和食品有限公司等。全市饮料饮品产业从事包括白酒、饮料和矿泉水制造业如白酒制造、瓶(罐)装饮用水制造、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等。凤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异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8亿元,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20亩,总建筑面积300000㎡,分为生产及技术研发区、工业影视基地区、配套区、工业旅游展示区四大区域。项目建设完成后,实现年产系列白酒及果蔬营养酒2.3万吨的生产规模。公司计划新厂区建设四年竣工投产,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利税8000万元,解决1200人就业。辽宁广耀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拥有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化易拉罐生产线,配套辅助生产设备100余台套,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检测和技术研发设备44台(套)。总投资3.2亿元的辽宁绮合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凤城市现代产业园区二龙工业园区,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桶装和瓶装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果汁、罐头等产品,未来预计实现年综合产值4亿元、新增利税 4000 万元,新增就业600人。
本报在走访时了解到,除上述4+2产业集群外,凤城市的纺织服装产业、锅炉及农机具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纺织服装产业是凤城市的传统产业之一,主要生产棉服、工作服,户外服装、警备服装、时装、晚礼服等,是以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性企业,重点有瑞沃尔制衣有限公司、辽宁金凤凰服饰有限公司、丹东天光反光材料有限公司等。锅炉产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节能减排环保发展之路,生物质燃料锅炉市场形势看好,农机具在东三省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