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前8月安徽建设5G基站18400个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2022-08-03 12:58

  中国工业报  徐斌

  5G是新技术、新动能。安徽省高度重视5G的推广应用,省政府成立了安徽省加快5G发展专协调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和《安徽省5G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2年)》。安徽省经信厅作为协调小组副组长单位,更是抓得很紧。一方面,以试点示范为抓手,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另一方面,以工业应用为重点,推进5G+工业。9月8日,安徽省在马鞍山市召开全省推进5G示范应用现场会。会议指出,全省5G基站建设正在加快,场景应用不断拓展,产业发展初步集聚势态。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5G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制造强省、美好安徽的建设。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安徽累计建设5G基站18400个。据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统计显示,这个数量位于全国12位。

  在推动重点企业开展企业级平台建设上,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的示范项目。全省已有22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9家企业工业互联网项目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2家企业入围国家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在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安徽省内部分信息产品服务商或传统工业企业,基于平台开展产品与技术的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级云平台。在强化区域合作上,抢抓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与沪苏浙共同推动国家级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阿里巴巴、徐工信息、紫光云等一批国内优质服务商深耕安徽市场,安徽一批优质企业与沪苏浙开展深度合作。

  各市也积极跟上。合肥、芜湖、蚌埠、淮南、滁州等市制定了加快推进5G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阜阳、安庆、宣城、池州、铜陵、黄山、马鞍山、淮北、宿州等市编制了加快推进5G发展的实施意见方案,合肥、亳州、池州、安庆、黄山、蚌埠、滁州、六安、马鞍山、宿州等市已经完成了5G基站站址规划的编制工作。蚌埠市在全省率先编制蚌埠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方案,着力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全市建成5G基站836个,居全省第4位,市区初步实现5G信号连片覆盖。5G通信高频高速线路板用关键材料产业化、年产50万件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球最大通信基站滤波器设计制造企业大富科技总部迁址蚌埠,5G陶瓷介质滤波器实现量产、供应华为,5000吨以上5G重型压铸车间、2000吨以上注塑车间,5G天线滤波器一体化、有源天线单元、5G环形器等一批项目在蚌埠陆续开工。

  六安市围绕5G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印发《六安市支持5G发展的若干政策》,努力营造5G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截至7月底,已建成5G宏站848个,开通5G设备900套,实现了市区热点区域覆盖。在5G示范带动方面,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与大型工业企业强强联合,开展一对一诊断服务行动,培育支持一批“5G+工业互联网”等示范应用,重点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和优势领域,建设基于5G网络的工业互联网,探索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工业内外网络体系,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目前长江精工、瀚海新材料、索伊电器等5G+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建设。

  宿州市数字经济比较发达,最近以来,该市又大力推广应用5G技术,宿州市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全国第5家量子通讯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市。

  现在安徽的5G产业从上游的射频芯片、滤波器、天线、光模块、光纤光缆、半导体材料等,到中游的5G设备和终端等,以及下游的5G+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应用,均已开始有所布局,产业整体呈现加速突破、蓄势待发的良好态势。已经涌现出云塔科技、科大国创、大富科技、立讯精密、蓝讯电子、中电科仪、镓特半导体等一批优秀企业。全省5G相关产业化入库项目有100余项,计划总投资规模约300亿元。安徽还在全省收集梳理10大类100个5G场景应用点,重点围绕工业场景评选出一批“5G+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覆盖水泥、钢铁、装备、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其中,海螺集团和合肥卷烟厂的5G应用项目,最近分别荣获全国“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二、三等奖。

  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上,安徽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案例。如:安徽联通与合肥美的合作共建5G智慧工厂,与马钢集团、长虹美菱分别成立5G联合实验室;安徽电信与海螺集团合作成立“5G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安徽移动与滁州中联水泥合作,建成5G智能矿山。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携手奇瑞汽车公司在奇瑞汽车厂区玻璃涂胶生产流水线部署高速采集设备结合5G高带宽传输,利用基于边缘计算的5G工业网络时延优化及流量控制技术,保证关键实时业务与大量流量数据传输的QoS。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