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航天科工震撼亮相2018珠海航展

2018-11-23 15:17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隆重开幕。


航展开幕式现场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航展的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航展的各国代表、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19世纪以来,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面向未来,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许其亮、王勇、何厚铧、梁振英出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出席开幕式并与领导们一起参加启动仪式。


中国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出席航展开幕式(前排左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携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等七大装备体系共90余个展项亮相,全面展现在构建攻防兼备的装备体系方面的发展成果,充分诠释“打造全域攻防装备体系,引领商业航天发展业态,共享‘一带一路’合作机遇”的参展主题。

 

本届航展,中国航天科工以历史最大规模参展,展区总面积达5400平米,40余型装备首次亮相:高速飞行列车仿真展示平台、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FM-2000、LW-3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等大国重器开启航展“处子秀”;首次增设的2000平米室外展区,成体系展出了雷达装备和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装备;创新参展形式,增设互动操作、VR体验、动态演示等展示方式,全面提升了参观体验。


航展开幕式后,国务委员王勇、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总经理李跃的陪同下视察航天科工展厅

 

航展首日,各方嘉宾参观航天科工展厅

 

新体系:全域攻防装备体系震撼登场

 

全域攻防装备体系,由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等七大装备体系组成,每个体系中的明星产品都在此届航展上悉数亮相。


 

防空体系中, FL-2000C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先进的末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也可用于要地防空,能够单车独立作战,具有机动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QW-12是新型单兵防空作战兵器,采用先进的中红外两波段多元探测制导技术,主要用于野战防空,具有探测能力强、对抗高强度干扰能力强、毁伤小目标能力强等特点;KS-1C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全天候中高空、中程要地防空武器系统,具备拦截当今主要空袭武器的能力。

 

 

海防体系展出了完整的对海防御系统,为构建沿海防御提供了完善、灵活的整体解决方案。CM-302多平台超声速导弹武器系统拥有高低混合和全程低空两种弹道,具有导弹全程超声速、突防能力强、战斗毁伤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等特点;CM-802B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是多平台多用途导弹,可倾斜发射或垂直发射,适装于发射车、舰船、飞机等多型平台,实现对海、对陆目标打击。

 

 

对地打击体系中,BP-12B导弹武器系统是远程高精度多功能打击武器,具有射程远、打击精度高、抗干扰及突防能力强等特点,用于打击固定目标及慢速移动目标;AG-300系列多用途空地导弹,可挂载于无人机、直升机、战斗机等多种作战平台,具有机动性强、射程范围大、打击目标种类多等特点,可打击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用于察打一体作战;CM-501GA多用途战术精确打击导弹武器系统,具备一体化信息作战、“无人值守”自主作战、动态部署快速反应和多平台适装与全地域作战能力。

 

 

作为无人系统中灵活高效的代表,WJ-500多用途高速无人机系统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作为侦察平台,可搭载光电侦察、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任务设备执行区域侦察、目标指示和毁伤效果评估等任务;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不同载荷的WJ-100无人机,可用于空中侦察、战场监视、地理勘探、灾情监测等用途。

 

本届航展,航天科工以更加全面的攻防装备体系,充分展示了作为中国全系列导弹武器装备专业研制生产单位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发展理念。

 

新装备:40余型装备首次亮相

 

航天科工多型装备震撼首秀,全面彰显了我国武器装备技术创新、升级换代的发展进程。

 

 

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FM-2000开启航展“首秀”,该型武器系统能够为机械化部队提供伴随防空保障,也可承担要地防空任务,能够有效拦截各类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等,能够行进间作战,具有较强的机动、多目标拦截和抗干扰能力; LW-3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是近程精确拦截武器,可对光电制导设备、无人机、航模、RAM等目标实施打击,具有打击精度高,附带损伤低、机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使用成本低、持续作战强的特点;无人作战体系中,首次亮相的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采用轮式自主起降,可装载多种任务设备及机载武器,能够执行对面(海/地)侦察、监视、预警任务,执行远程反舰、反辐射和防区外对地精确打击任务,执行电子侦察和干扰任务。

 

新平台:室外展区开启展示新窗口

 

与往届航展相比,航天科工新增的2000平米室外展区将首次成体系展出了雷达装备和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装备。


 

在室外展区,航天科工展出的LD-2/JCL100低空监视雷达,主要用于探测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战斗机等空中目标。这款雷达可作为防空武器系统的低空补盲雷达,也可以作为低空警戒雷达,用于国土监视、海岸线监视、重要目标保护等;首次参展的野战急救车可运载2名卧姿伤员,或1名卧姿和3名坐姿伤员,或6名坐姿伤员,配备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等急救设备及输液架、担架、药材柜等各类急救设备,可随时实行各类急救。 

 

新体验:创新展示形式全面提升参观效果

 

展示形式上,航天科工在以往静态及视频展示基础上,创新增设仿真展示、互动操作、VR体验、实车登车参观等全新展示方式及嘉宾互动环节,展示效果及参观体验全面提升。


 

航天科工首次向外展出高速飞行列车仿真模型,通过多自由度平台控制技术、视觉仿真技术和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对高速飞行列车启动、加速、转弯、制动等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展示。同时,现场观众可以互动操作海防指挥控制系统,VR体验反无人机系统;还可以登上综合保障车、野战急救车、手术方舱等,切身体验支援保障部队的工作场景。

 

航天科工与吉利控股举行签约仪式


11月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珠海航展现场举行签约仪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董事会秘书侯秀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副董事长杨健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

 

 

双方将按照发挥优势、相互促进、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等方式,以高速飞行列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重大项目为依托,共同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及技术产业化转化,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作出贡献。

 

同时,航天科工三院与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高速飞行列车等项目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致力于基于INDICS平台的工业互联网运营和推广。

 

高红卫表示,吉利控股在汽车领域深耕多年,已经具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如果说一个人没有梦想,那么一辈子都在做梦;如果有梦想,不懈追求就能创造卓越。”吉利控股就是有梦想的企业,有着勤奋、拼搏、勇于创新的特质。航天科工在国家高科技领域属于国家队,几代航天人一直在艰苦奋斗,努力建设航天强国,能有今天的成绩主要靠的是创新。航天科工和吉利控股都很务实,希望双方能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

 

李书福表示,航天科工是战略性、高科技、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是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象征。吉利控股作为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在汽车工业追梦之路上,始终坚守自主创新,布局未来出行、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两家企业都深耕制造业,并在工业互联网、未来出行上都有前瞻研究,双方有共同的追求,有强强联合的基础。希望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探索科技创新未来之路。

 

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

 

11月5日,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珠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欧空局等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航空航天机构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论坛,就国际合作、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航天科工副总经理魏毅寅在论坛上以“融合应用 协同创新 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为主题作了报告。他指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致力于以航天技术应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是深化“体系与大系统创新+专业技术多维度双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航天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二是扛起商业航天大旗,推动航天工业领域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三是高度重视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后续航天科工将在科技创新、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同仁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