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海鸥鞋材:只为那一刻惊艳绽放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致敬中国工业榜样
2018-11-26 17:07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邓文龙

  图为林海鸥董事长向国外客商介绍海鸥鞋材。

  当美国人为了一款在鞋舌上绣有NBA金州勇士队球员克莱·汤普森及其爱犬Rocco形象的篮球鞋排起长龙购买时,你也许不会想到这款在全球限量销售的篮球鞋———KT3Rocco居然来自于晋江安踏集团。同样,你可能也不会想到,全球各大鞋厂需要的鞋材大部分是从晋江批发出去的。

  八月的一个晴朗天,中国工业报记者依约来到福建晋江。已记不清第几次来到这里,每当踏上这片土地,心情就格外激动。这里曾经贫瘠荒凉,但今天她是中国的富裕繁华之乡。这里与浙江温州、广东惠东并称中国三大制鞋基地,并由此闻名中外,引领潮流。

  改革开放40年来,从代工厂到产业集群,从中国到全球,像泉州海鸥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鸥一样的晋江人爱拼勇闯,坚持依靠创业致富,认准创新投入才会发展的质朴理念,将家乡创造成了中国品牌之都。

  

晋江鞋都成就没有文凭的鞋材博士

  从动车站到晋江国际鞋纺城,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在宽敞的捷豹车里,林海鸥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讲述了晋江的过去和未来、讲述了创业的故事、行业的兴衰和科技的明天。

  “我亲身感受到晋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以前这里都是泥巴路,现在整个交通、城市绿化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林海鸥说到晋江的变化与发展,充满感慨。“洋埭是我老家,是晋江最早做鞋子的,我那时还不到10岁。刚开始,人们做的是劳保鞋,后来做皮鞋、拖鞋、旅游鞋,直到今天,基本形成了以旅游鞋为主的产业。”

  改革开放打开了晋江通往世界的窗口。1979年3月,陈埭镇洋埭村的14名村民出资创办了“洋埭服装鞋帽厂”,晋江制鞋业从此起步。在起初的近20年里,晋江鞋厂以代工为主,从各国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熟练的制鞋工人,使制鞋业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使外向型经济及贴牌生产模式遭遇重创———外贸订单急剧缩水、利润水平大幅下降,晋江制鞋业举步维艰。爱拼的晋江人从此开始探索创建品牌之路,相继诞生了安踏、361°、贵人鸟、特步等上百家以生产旅游鞋等体育产品为主的知名企业。

  鞋业发展,离不开鞋材。在群星璀璨的晋江,林海鸥是鞋材行业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几乎没上过学,但他执着地坚持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不同凡响的鞋材产业路,因此很多人都称他为没有文凭的鞋材博士。

  林海鸥专业从事鞋材辅料生产不算早,已是二十一世纪了。十多年里,他将鞋面布做到极致,充满科技含量,不仅环保还耐看耐穿,使海鸥鞋材翱翔于世界鞋材之林,遍布于全球。

  一个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林海鸥的理想是:“要做世界一流的鞋材。”为了做世界一流的鞋材,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而且有一席之地,林海鸥认为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只有拥有国际视野,才会有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他一创业,就组建了研发团队,培养了一支小而精、时刻能用世界前沿眼光来审时度势的研发队伍。

  “晋江能够有今天,一是品牌企业带动,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尽管研发要投很多钱下去。”林海鸥动情地说,“如果你不敢投入研发,没有新品的话,你的企业无论在哪里都没用。你的产品科技含量高,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人找。”海鸥鞋材每年都花巨资研发,研发团队的人才也越聚越强,助推着海鸥一路发展,引领世界鞋材的潮流。据悉,海鸥生产经营过的鞋面已有几千种。

  2018年1月22日,抱团发展的陈埭鞋材商人,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晋江陈埭镇鞋材商会,引领了世界鞋面潮流的林海鸥任商会秘书长。林海鸥珍视商会的发展就跟珍视自己的企业一样,他认为,水涨才能船高。船主专业把舵掌航,无论企业还是商会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在晋江这个体育用品的“世界工厂”,生产的运动鞋占全国产量的40%,占全球产量的20%。制鞋业为晋江经济撑起了一片天。据悉,2017年,晋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1.5亿元,是1978年的1366倍。

  

专业市场铺展海鸥鞋材国际化通路

  汽车在生机盎然的晋江街道驶过。宽阔的沥青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长龙般的车流,将晋江的繁荣尽情展现。

  制鞋业带动了鞋材业的兴起,鞋材市场自发形成时,规模不大。林海鸥创办企业时,店面不大,只有200平方米。2012年初,被福建省发改委列为省重点项目的晋江国际鞋纺城建设项目启动,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优先打造的千亿大型市场项目。位于陈埭镇晋东新区的晋江国际鞋纺城,在泉州环湾发展的核心地带,总占地7900亩,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鞋纺原辅材料采购中心和交易平台。

  林海鸥瞄准了晋江鞋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毫不犹豫买下了国际鞋纺城1000多平方米铺面。如果晋江国际鞋纺城是一艘航母的话,那么入驻商就是甲板上一架架随时待命于市场的战斗机。海鸥鞋材公司是首批入驻国际鞋纺城的商户之一。2017年10月31日,晋江国际鞋纺城正式全面营业,海鸥鞋材也因此跃上新平台。开业以来的一年里,随着前来鞋纺城采购的外商日益增多,海鸥鞋材的采购单不断涌来,营业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

  “当时,觉得有点大的店铺,现在却嫌小了。”林海鸥很自豪地说:“我们从来都没有聘请一个海外业务员,这些外国客户就是我们的业务员啦!”他介绍道:“因为我们不断地研发新的东西出来,把成本降到最低,把质量做得最好。产品比较‘香’,海外客户就会找过来。只要是新的东西,把老外带动起来,比明星效应快。今天很多国家跟我们都有合作。”

  林海鸥认为,国际鞋纺城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采购平台的打造,不仅有助于鞋材生产企业国际市场的拓展,也有利于行业间技术创新和市场资讯的共享。

  “尽管这几年市场反复波动,但对我们来说,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客户不但稳定,反而越来越多。”因为从最初传统式的生产到现在创新性的研发和市场流行趋势的前瞻,海鸥鞋材的新品如飞织材料等,不断受到客人追捧。

  林海鸥兴奋地说:“今天的晋江集中了全球最大的鞋材市场、品牌企业和工厂生产线,所有鞋服类的上下游产品,你都能在这里找到。你只需要片刻功夫,就可以生产出你所需要的鞋子。”

  “你要做强做大,肯定要有一个好地方。”今天,借助国际鞋纺城这个国际化平台,海鸥鞋材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国际化通路。

  

科技创新让海鸥鞋材展翅高飞

  抵达国际鞋纺城,车子往三楼驶去,映入眼帘的是“海鸥鞋材”的广告和指示箭头。车子稳稳地停了下来。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摆放在展厅内的各种新潮鞋材布料,色彩斑斓,几个外国客商正在翻译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寻找自己满意的鞋材。

  “这些布料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鞋子,如运动鞋、高跟鞋;也可以做箱包、帽子。我们在工艺上不断更改,一直在开发新样。”店里的丁婉玉总经理一边介绍,一边让记者体验飞织布料的手感。“你看,这些布料不但颜色时尚,而且立体感很强,耐磨耐穿,非常方便。像这些立体感强的,目前市场上是没有的,只有我们一家在做。”

  丁婉玉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海鸥鞋材是2013年开始做飞织布料的,为全国鞋面行业首创。针对成本过高大众市场难以接受的情况,海鸥鞋材作了许多工艺改进,将一块鞋面的布料放在更大一块布料来优化,结果成本降了40%。后来,又把一块布料放在一匹布中处理,把原来很多的边角废料变成了正品,这一来成本又降了一大半。海鸥飞织布料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前年和去年全国各地都来海鸥进货,供不应求。大家学习海鸥,纷纷投入做飞织,整个市场一下红火起来。海鸥鞋材带动了飞织材料这个行业兴旺。

  “现在我们又改目标了。”丁婉玉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传统的制鞋工艺有很多工序,一双鞋子由很多部件来组成,而做成一双鞋子需要很多的人工,比如冲裁时要冲成一个小片一个小片去做装饰,在做装饰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很多的废料,不但不环保还耗时,一个工作日一个工人只能做10多双,一双鞋的成本很高。海鸥推出飞织面料后,不但使得鞋子耐磨质量好,制鞋工艺比原来有了进步,还节省了人工,但是,一个工作日内一台机器只能做到40双,一双鞋的成本还是较高,依然不是很理想。能否生产出使鞋子既耐磨耐穿又环保好看,而且成本低廉的材料呢?海鸥鞋材持续努力,终获成功。

  “这是我们刚研发成功的飞织袜。利用这种材料做成的鞋子不需要切割,废料很少,而产能很高,一台机器一天可以生产120双。从普通的飞织材料到革新的飞织袜,制鞋产能提高了3倍。如果与第一代鞋面布比较的话,产能则提升了10多倍。这是一个解放性的革新。”丁婉玉的介绍令人为之振奋。

  据专家介绍,海鸥鞋材领先同行研发生产的飞织袜子鞋是全球业界新兴的科技性新产品。飞织袜子鞋优势很多,如无针车、无裁剪、无拉帮等工序,节约70%的人工,如果推广可以解决普遍存在的用工慌;鞋面一次成型减少裁剪的鞋材边角废料,对环保起着很大贡献;鞋面耐磨、透气、轻便、舒适,一双鞋面才120克左右,节约了大量能源。

  “飞织袜的舒适感很好,人工成本低廉,一双鞋的价格更是呈根本性下降。用飞织布料做鞋面,还需要针车、头衬、后衬、拉帮,用飞织袜的话这些工序统统不要了,一体成型,更柔软,更轻便。如果用飞织袜做成半成品出口,供应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不需要很多的人工操作就可以做成一双漂亮耐穿实用的鞋子。”丁婉玉一边介绍,一边拿起剪刀在飞织袜子上划拉,但是,丝毫无损。丁婉玉将水放在面料上,水纹丝不动,没有丁点渗透。“我跟客人说,如果是放在三百年前,我的飞织布料可以做成盔甲了,剪刀扎不坏,水泼不进。”林海鸥在一旁笑了。

  “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依靠研发做强。”林海鸥认为,“我相信飞织袜鞋面的应用将非常广泛,目前没有人做,但我们在做了。”

  飞织袜的成功掀开了鞋面布的革命,但是,海鸥鞋材并没有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为了使科研阔步前进,林海鸥成立了晋江惊艳科技有限公司。他说,“惊艳”来源于“晋江经验”的启发。晋江经验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科技创新。但是,晋江有国家级鞋业检测中心,却没有面向大众的鞋业研发基地,一些大公司的研发成果也是不会对外开放的。对于海鸥鞋材来说却不一样,面对的是整个大众市场。如果海鸥在做,将产品推向了市场,别人跟着做,就会形成一个带动效应,产生更多使消费者受益的消费品,就像飞织材料的普及一样。

  “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穿得起好鞋,这是我的追求。”林海鸥表示,将好鞋向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推广,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海鸥鞋材目前在筹划研发基地。林海鸥说,就鞋业来说,有很多材料需要研发,鞋带、鞋面、鞋底一整套的,都有科技含量。比如,对鞋底的研究,以前鞋穿久了会臭脚,必须对化工原料进行研究。以前下雪天为了保暖,用绒毛、羊毛塞在鞋子里,可是穿久了会很臭。可否考虑研究一种不用毛却很暖和,不但舒适好看,又能防水,穿久了不会臭的鞋材,或者说,可否生产一种在大暑大寒中能够自动调节温度的鞋。最近有人推出了把塑料瓶做成纱线,再将纱线做成鞋子的海洋纱材料。海洋纱环保,可是,目前仅用于家具和其它行业,在鞋材行业还没有人用。他认为,这个也是可以尝试的。

  “诚信求实、致力服务、唯求满意。”这是海鸥鞋材的企业宗旨。作为一家专注于开发与销售各种特殊鞋材料、服装布料以及箱包材料的公司,海鸥鞋材结合世界最新时尚以及公司独特新颖的设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和信任。

  以前都是国内的厂家选购海鸥鞋材,如今,每天都有来自越南、孟加拉国、印尼、印度的国外采购商前来购买布料、鞋底等产品。两个月前,从没有单独在中国区域考察过材料店的沃尔玛区域总监,专程前往海鸥鞋材公司考察。海鸥鞋材是该总监首家考察的中国区域材料店。考察结束,总监竖起了大拇指。

  当前,制鞋行业正面临整体转型升级,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鞋材行业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同时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不懂科技怎么可能做科技的活呢。”专注于鞋材研发的海鸥鞋材,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新品迭出,为广大民众奉献的不只是鞋材,还有无限美好的生活信念。

  改革开放40年,晋江实现了从“高产穷县”到“福建第一”“全国十强”的巨大跨越。海鸥鞋材在产业升级中不断创新,利用新科技为产品打造新性能、注入新活力。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发条有爱的评论~ 0
加载中。。。。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抖音
快手
中国工业报社简介
|
合作
|
招聘
举报邮箱: jubao@cinn.cn
投稿邮箱: cin1346@126.com
服务邮箱: fuwu@cin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741064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
广告招商电话: 010-67410642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09号 京ICP备12018842号-2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